了不起的小鎮丨大山裏“刷出”百億小鎮-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26 15:16:29
來源:新華網

了不起的小鎮丨大山裏“刷出”百億小鎮

字體:

(海報設計:劉旭峰 夏園園)

  新華社合肥2月26日電(記者張紫赟 水金辰)時近三月,大別山區仍是寒意料峭。位於大別山南麓的安徽六順達制刷股份有限公司內機器轟鳴。植毛車間裏,女工華春芳正在一台機器前一絲不茍地轉動着線框。

  六順達制刷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源潭鎮,是一家制刷老廠。

  公司負責人儲文明算得上源潭鎮的“刷一代”。他回憶説,20世紀90年代,他沿着鐵路線從張家口一路跑到烏魯木齊、庫爾勒等地,一出去就是40天,“先進商場拿訂單,再回來自己做,物流也不如現在通達”,但這也為他積累了“第一桶金”。

  隨着工業毛刷的需求增多,儲文明嘗試進軍工業毛刷領域。從最初的迎合市場到逐步研發新品引領市場,六順達制刷的業務已經擴大到10個大類約300款産品,年銷售額約3000萬元。

  六順達制刷的發展壯大,是源潭鎮刷業成長史的縮影。這裡已建成集原材料生産、刷産品加工、研發、銷售、信息和物流於一體的産業體系,産品涵蓋環衛刷、工業刷、民用刷三大類別,匯聚上下游企業數千家,刷業2023年總産值約100億元,成為行業知名的“刷業小鎮”。

  在源潭刷藝小鎮客廳,解説員向記者介紹了多款“高精尖”毛刷:每平方厘米足有3萬根刷絲的液晶面板刷、用於汽車涂裝前防靜電的鴕鳥毛刷、用於芯片打線的半導體毛刷、打印造紙行業兼具導電功能的碳纖維毛刷、用於光伏面板的清潔刷……

  走進高新技術企業安徽振達刷業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款其自行研發的光伏清潔機器人,它可以通過自動識別實現大面積光伏面板的快速清洗。

  安徽振達刷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復厚向記者介紹該公司生産的光伏清潔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水金辰攝

  公司總經理張復厚説,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來堅持走專精特新之路,在環衛刷領域得到市場高度認可。“過去環衛刷使用壽命一般約3天,現在提升到近2周。我們通過改進原材料配方與工藝,大幅提升環衛刷産品的耐磨性、抗衰性。”張復厚説,剛建廠時企業生産最普通的掃地刷,一個只能賣出3塊錢。現在應用於大飛機等領域的高端刷子,一個能賣10萬元,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這全靠創新提高了産品附加值。

  如今,在振達刷業,公司內本科以上員工佔比近四分之一,為材料産品結構研發和市場渠道構建等提供了人才保障。

  近年來潛山市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上將刷業作為源潭支柱産業,在企業發展、産業升級、科技創新等多方面予以支持:與國內高等院校合作,在省外建立7個“研發飛地”,突破小鎮本地創新資源有限的瓶頸;每年設立2000萬元刷業發展基金幫助企業轉型升級;設立公用型保稅倉庫,鼓勵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源潭鎮黨委書記徐海洋説,該鎮戶籍人口約6萬人,但常住人口達到9萬人。一把“小刷子”不僅吸引各地人才匯聚到這個山區小鎮,也帶動源潭鎮一半人口就業。

  刷子正成為源潭鎮推進鄉村産業振興、帶動村民致富增收的“富民刷”。在安徽維睿斯科技有限公司,多&不同類型的機器同時開工,每台機器生産的毛刷也不盡相同。66歲的雙林村村民儲德強正坐在機器前為縫隙刷植毛,“我來這個廠子已經8年。年紀大了,土地流轉出去後,我在這裡一個月能賺到3500元左右。”

  儲德強正在為縫隙刷植毛。新華社記者 水金辰攝

  徐海洋説,源潭鎮以鄉鎮産業發展輻射帶動鄉村振興,既挖掘雙林等村刷業基礎好的産業優勢,又結合其他片區農文旅項目一體打造,希望能夠多途徑帶動農民增收。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