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數字技術“復活”約五千年前南佐聚落遺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22 17:13:56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數字技術“復活”約五千年前南佐聚落遺址

字體:

  新華社蘭州2月22日電(記者梁軍)躺在展廳裏殘缺的陶人,在數字化虛擬復原後恢復全貌,還伴隨音樂跳起祭祀舞蹈;戴上VR眼鏡,古人取火做飯、燒制陶器的場景盡收眼底……

  在甘肅蘭州,技術團隊用數字化“復活”了南佐遺址。絲綢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數字重構項目部經理王昱鷗説,根據考古發掘報告和專家觀點,技術團隊推斷出陶人的原始樣貌後,根據人物特點進行復原。

  南佐遺址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末,是一處距今五千年左右仰韶晚期至廟底溝二期的高等級大型聚落遺址。現有考古資料證明,南佐遺址“外環壕”內面積約有600萬平方米,是距今約五千年前最大的聚落遺址之一,大型宮殿式建築F1建築面積達800多平方米,其中室內部分就達到630平方米。

  “復原這樣一處大型古遺址,需要做大量的走訪和細緻入微的考證。”王昱鷗説,技術團隊考證歷史文獻,與專家交流後,前往南佐遺址考古現場開展田野調查,獲取了氣候環境、地理環境等重要現狀信息。

  在田野調查過程中,該團隊使用了高精度北斗衛星定位,用全景相機採集信息和無人機傾斜攝影,為後期場景復原蒐集了遺址及周邊環境的多維信息。通過對文獻、圖片、影像等信息的歸納、分析、編碼,並與參數化的古建構件、歷史場景形成可聯動的多元參數信息庫,實現了文化遺産復原的全景呈現。

  記者看到,虛擬畫面以兩個陶人為故事主線,逐步展現了先民生産生活和祭祀場景,還原了黃土高原約五千年前的自然風貌,也生動復原了大殿內部結構。

  近兩年,數字化頻頻用於復原重現歷史文化遺跡。2019年起至今,王昱鷗和團隊先後復原了甘南八角城、慶陽大順城等歷史文化遺産。王昱鷗説,下一步,他們將圍繞數字文物的全生命周期,植入歷史空間與時間等多維信息參數,以智能算法為支持,真實再現歷史遺跡的特定時期原貌。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