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2月21日電(記者徐凱鑫、劉赫垚、戴錦鎔)整潔的車間、豐富的品類、精美的包裝……春節過後,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仍是冰天雪地,但藍莓生産車間的工人們卻已經忙得熱火朝天。
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重點國有林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為這片林海雪原孕育出無數珍饈,其中,野生藍莓是大興安嶺最珍貴的果實之一,在零下50攝氏度的極寒中仍能生根結果。
大興安嶺産出的野生藍莓幹。新華社記者 徐凱鑫 攝
“全國約90%的野生藍莓都産自大興安嶺。”大興安嶺地區綠色産品産業發展局綜合規劃科副科長高大龍説,野生藍莓味道鮮美且富含花青素,當地人經常食用。
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之後,大興安嶺林區生態日漸恢復,依託豐富的林下資源,開啟了綠色轉型發展之路,一批批以野生藍莓為主的漿堅果加工産業在加格達奇、塔河、呼中等大興安嶺多地涌現。
“早些年採的藍莓,多數都直接賣給了外地人。”大興安嶺超越野生漿果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員工李智説,自從家門口有了産業,不僅野生藍莓的回收價格更高了,他還有了班上,每月能賺近4000元。
超越公司是一家集寒地漿果種植、研發、加工於一體的企業。“目前正在加工野生藍莓原漿,準備發往北京、上海等地。”公司董事長鞠聯合説,公司的野生藍莓産品在線上線下均有銷售,年産量1600多噸,旺季時可帶動100餘人務工增收。
“單場直播最多超過1萬人次觀看,銷量達41萬元。”大興安嶺百盛藍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景波説,“果汁和果幹很受網友歡迎,已經積累粉絲超18萬。”不久前公司還研製了藍莓花青素凍乾粉,獲得不少網友好評和回購。
大興安嶺加工出的野生藍莓糖果。新華社記者 徐凱鑫 攝
“從伐木到護林,林區群眾放下了斧頭,守住了生態,更拾起了‘致富果’。”高大龍説,伴隨知名度的提升,大興安嶺野生藍莓産品的經濟效益不斷擴大,産業規模持續升級。
如今,大興安嶺已醞釀出果酒、果糖、果醬等10個漿堅果品類、數百款産品。據統計,大興安嶺地區野生藍莓年收購量約5000噸,漿堅果産業年産值最高超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