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夏賞稻畫冬玩雪 四十里店好光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12 23:14:02
來源:新華社

新春走基層|夏賞稻畫冬玩雪 四十里店好光景

字體:

  新華社銀川2月12日電(記者甦醒 謝建雯)春節期間,位於寧夏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的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熱度不減,廣袤的稻田變身冰雪樂園和溜冰場,坐雪圈、滑雪橇、駕駛雪地摩托車……“換裝”的稻漁空間解鎖了更多新玩法,每天吸引上千名游客到此游玩。

  “自從新增了冬季冰雪項目,我們這裡更火了。”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負責人趙建文笑着説,如今,“夏賞稻畫冬玩雪”已成為當地鄉村旅游的響亮名片。

  游客在四十里店村的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體驗冰雪樂趣。新華社記者 甦醒 攝

  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是一個土地鹽漬化嚴重、村集體收入薄弱的“空心村”。“以前這裡是一片鹽鹼灘,冬天白茫茫一片,糧食産量不高,農民收入也很低,甚至有人給四十里店村起了個‘四十爛店’的稱呼。”四十里店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國興説。

  2012年開始,四十里店村聯合當地農業龍頭企業,流轉村民土地,通過建設高標準稻田、以漁治鹼、循環種養等措施改良鹽漬化土壤,發展起稻、蟹、魚、鴨立體種養的農業生産模式,提升稻米品質的同時,實現了“一水多用、一田多産”的農田新景觀。

  “鴨子和螃蟹是稻田裏的‘清道夫’,除蟲除草的工作全交給它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就少了,稻米品質自然也就提高了。算上增加的魚蝦蟹等水産收入,每畝地綜合收入達7000多元。”趙建文説。

  在種好田的同時,四十里店村還不斷拓展稻田的休閒觀光功能。每逢夏秋季節,村民以田為“紙”、以稻為“顏料”,“繪”成巨幅稻田畫,讓稻漁空間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每年吸引游客20余萬人次。

  夏秋季節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內的稻田畫。新華社發

  2023年以來,四十里店村又在夏秋季稻田畫的基礎上,分季節打造了稻漁空間踏青季、研學季、風箏節、農事體驗等系列活動,豐富游客體驗,實現了全季旅游,繪製出“春游麥地放紙鳶,夏日登高賞稻畫,秋聞稻香抓螃蟹,冰天雪地撒點野”的鄉村旅游新圖景。

  越來越豐富的鄉村旅游業態,也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村民李正兵説:“我每年春夏秋三季在園區稻田務工,冬季則又變身滑雪場檢票員,每年土地流轉和務工收入合計能有五六萬元。”

  圍繞稻漁空間這個“網紅IP”,四十里店村不斷拓寬和延長産業鏈,努力實現“企業盈利、村集體獲益、村民收益”的共贏目標。通過建設28棟智能溫室大棚,發展立體種植和休閒採摘;招引返鄉創業青年發展特色餐飲、特色民宿;建設稻漁集市,與村民共享游客“流量”,為村民的農特産品打開銷路……2023年,四十里店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140多萬元,“村裏無閒田,家中無閒人”已成為四十里店村的真實寫照。

  “得讓産業發展紅利更多地惠及老百姓。”王國興説,今年準備結合宅基地改革,讓村裏的閒置房屋煥然一新,打造特色民宿和商業街,引導本鄉本土的油坊、磨坊、豆腐坊、滷肉坊等企業和個體商戶入駐,鋪好村民增收“致富路”。

【糾錯】 【責任編輯:馬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