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侗鄉過上科普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09 22:33:54
來源:新華社

新春走基層|侗鄉過上科普年

字體:

  “這個人工智能好厲害,還能寫詩!”“一進‘傾斜小屋’就會頭暈目眩,真神奇!”

  年關將至,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科技館內傳來歡聲笑語。孩子們在各式互動展品前駐足觀看、體驗操作,享受着充滿科技味兒的寒假。館內,墻面上藍白色的侗族紋樣裝飾和講解員們的侗族傳統服飾,為這個少數民族縣科技館增添了一抹獨特氣質。

  身着侗族服飾的學生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科技館體驗科技項目。(三江縣民族實驗學校供圖)

  去年12月底剛剛開門迎客的三江侗族自治縣科技館,是廣西建成開放的首個縣級科技館和首個少數民族縣科技館。這個“好玩”又“好學”的新去處,今年元旦假期每天接待觀眾約2000人次。

  三江縣約有41.8萬人,侗族人口超過一半,共有189所中小學校,約6萬名中小學生,科普需求旺盛。

  六年級的侗族學生文佳齊是一個小“科技迷”,以前她想參觀科技館,只能耗時兩個半小時去200多公里外的柳州科技館;如今,縣科技館開在了“家門口”,立刻成了她和同學們放學後的“科學基地”。

  不僅如此,文佳齊還第一時間報名成為縣科技館的小志願者,為游客講解科技知識。“科技館裏能學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科學知識,還能直觀感受到科技發展。寒假只要有時間,我還會繼續來科技館做志願者,把科學的奧妙講給更多人聽。”文佳齊説。

 學生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科技館體驗科技項目。(三江縣民族實驗學校供圖)

  觀星航海、地球探秘、光影視錯覺、人工智能……總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的科技館內,集納了9個展區133件展品,豐富的互動裝置令人目不暇接。

  “孩子們通過實踐親密接觸前沿科技知識,更能培養起學科學、愛科學、探究科學的熱情。”科技館講解員説。

  “科技館的建成開放對於侗鄉學子學習科學知識、培養科學興趣、啟迪科技智慧意義重大,將助推更多優質科普資源惠及基層群眾。”三江縣委常委、副縣長黃海平説。

  為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我國自2012年啟動建設現代科技館體系。十餘年間,從城鎮到農村,一座座科技館拔地而起,一輛輛科普車穿梭不停,逐步構建起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和中國數字科技館“五位一體”、覆蓋全國的科普基礎設施體系。

  中國科技館館長郭哲介紹,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以來,縣級科技館從2012年的21座增加到2022年的223座,增長961.9%,在全國科技館的佔比從2012年的17.8%上升到2022年的50.0%,有效促進了科學教育資源在廣大縣域基層的均衡普惠。這些場館和流動科技館相互支撐,成為科技惠及鄉村城鎮社區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春節期間,三江縣科技館面向游客免費開放。未來,該館的科學探究活動室和科普劇場還將開展科學課、科普劇、科學實驗秀等各類公益性科普教育活動。

  三江侗族自治縣科技館新年首場報告會現場。新華社記者徐鵬航 攝

  “你們知道航天員景海鵬一天能做多少個俯臥撐嗎?”“無人駕駛挖掘機是如何全自動運行的?”三江縣科技館日前舉辦的報告會上,老師們拋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問題,將台下三江縣民族實驗學校同學們的思緒帶往星辰大海和科技前沿。

  “我長大了想當航天員!”“我要做工程師!”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已在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記者徐鵬航、溫競華)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