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年味已濃。天山南北的農村牧區,一場場豐富多彩的“群眾村晚”在緊鑼密鼓地排練、演出。新疆各族幹部群眾歡聚在一起,歌聲嘹亮、舞姿翩躚,共同迎接龍年的到來。
喀什地區疏附縣石園鎮農民在進行“村晚”綵排。新華社記者 周生斌 攝
近日,位於天山北麓的烏蘇市哈圖布呼鎮,“農民村晚”系列演出活動已經鳴鑼開場。在每個村口的農民大舞&上,廣場舞、拉丁舞、戲曲、民間小調等系列節目輪番上演,群眾演、群眾看,現場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哈圖布呼鎮副鎮長王春燕説,鎮上的“農民村晚”系列演出要從臘月底持續到正月末,內容涵蓋文藝演出、全民健康活動、元宵活動、社火表演等,“正月初一、十五還有專門的慶祝演出,目的就是讓各族群眾共同分享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的喜悅。”
莎車縣是塔裏木盆地主要人口聚集區,每年春節期間,這裡的節慶演出都很密集。剛進入臘月,莎車縣墩巴格鄉闊依其村的村委會大院裏鑼鼓聲便響了起來。一年一度的“村晚”排練開始,年輕帥氣的阿布都薩拉木·吐爾洪報名了兩個節目:民族舞蹈“麥西來甫”、大合唱“愛我中華”。
臘月正值農閒,阿布都薩拉木·吐爾洪每天都會早早地來到村委會,幫助演出隊播放音響、運送服裝。“過年了,鄉親們一起唱歌跳舞,不但心情愉快,而且還讓我們鄰里關係越來越好。”
在帕米爾高原腳下的阿圖什市阿湖鄉,記者在鄉里體育場看到,一支支大秧歌、耍獅子、威風鑼鼓等主題的表演隊正在加緊排練。
阿湖鄉的群眾在排練舞蹈。 新華社記者 周生斌 攝
返鄉大學生迪麗努爾·庫爾班參加了漢服秀節目,今年過年期間會有多場演出。“我這是第二次參加鄉里組織的‘村晚’。過年時候,和村裏小夥伴一起唱唱跳跳,感覺非常快樂。”
“正是因為老百姓錢包越來越鼓了,‘村晚’演出才會這麼熱鬧。”阿湖鄉黨委委員全開南説,這些年鄉里的牛羊養殖合作社、特色林果合作社增量提質效果明顯,“新品種牛羊已經形成規模養殖,綠色種植的小麥、玉米已和城裏大超市完成對接,如今鄉里人均年收入達到14000元以上。歡度春節,農民們是發自內心地高興。”
同樣,哈圖布呼鎮農民也通過種植青貯玉米、發展庭院經濟等多種方式增收。“年底,錢都到賬了,演出的時候,有的村民還自購了新式戲服,目的就是想給左鄰右舍耳目一新的感覺。”王春燕説。
每年熱鬧的鞭炮、歡快的鑼鼓、喜慶的人群都讓演員阿布都薩拉木·吐爾洪興奮不已。他一邊戴上維吾爾族花帽,一邊説着心中的願望:“希望村裏的文藝隊能去北京,登上央視春晚舞&,把歌舞演給祖國各地的觀眾們看。”(記者於濤、周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