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2月3日電 題:火紅宮燈點亮紅火日子
新華社記者張瑋華、鄒尚伯
春節臨近,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梅花鎮屯頭村的年味越來越濃。來到王巧平家的燈廠,一進門,道路兩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這些都是客戶預訂的,做出來實在沒地方放,這兩天就把這些貨發走了。”王巧平邊説邊引記者進辦公室。
“車到了,貨都裝上車吧。”“你查一下,車上有多少件,趕快對接一下&&人。”王巧平在屋裏邊打電話邊用筆在本子上記錄着。這個電話剛挂掉,另一個電話緊接着就打了進來。
王巧平合上記滿電話號碼和出貨數據的本子,臉上滿是喜悅。“春節前行情不錯,尤其是我們廠裏今年新設計的‘龍燈’款式,早早就銷售一空,這個月的訂單也被客戶提前訂購了。”
屯頭村村民正在製作燈籠。新華社記者張瑋華 攝
宮燈製作帶來了村民的紅火日子。王巧平一邊在廠裏忙活,一邊給記者“掰指頭”:去年一年,她廠子的産值達到了500萬元,2024年開年到現在已經接到了數十萬元的訂單。
藁城宮燈最早可追溯至東漢,當時的宮燈作坊就在屯頭村。千百年來,宮燈製作藝人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藁城形成了以屯頭村為中心輻射周邊鄉鎮的製作與銷售區域,産品統稱“藁城宮燈”。
走在村內,街道兩旁宮燈店舖林立,拉着燈籠的貨車排起長隊有序駛過。每到年底,屯頭村的燈籠生産就進入最繁忙的時節,村裏貨車絡繹不絕,有時能從村北頭堵到村南頭。
“上午進村裝燈籠的貨車八點多就開始堵車了,這是每年春節前經常出現的場景。”屯頭村黨支部書記白理偉説,屯頭村的燈籠銷往全國各地,今年由於宮燈産業博覽會的開辦,屯頭村拿到了更多的燈籠訂單,物流量明顯增加。
在屯頭村北頭的安能物流河北藁城梅花鎮網點,物流公司負責人蘇紅濤正帶着師傅們把打包好的一箱箱燈籠往車上搬。
“這幾天貨量太大了,我們上班後,幹到凌晨六七點再休息。”蘇紅濤説,他們每天在屯頭村要對接幾百戶商家,攬收兩三千件燈籠,發走三四十輛大貨車。
“最近幾天,村裏的燈籠廠已經從備貨、銷售轉入發貨、運輸的高峰期,我們鄉鎮各個快遞物流網點都增加了人手。”梅花鎮黨委書記趙海江説。
屯頭村村民正在擺放燈籠。新華社記者鄒尚伯 攝
目前,在梅花鎮屯頭村,像王巧平這樣製作宮燈的個體戶和企業有2000余家。為幫助個體戶和企業更好地發展,屯頭村成立了宮燈文創研究院,在宮燈品質、品牌和樣式創新上下功夫,讓屯頭村燈籠製作走上規範化生産、品牌化經營之路。
“去年越南商戶下了不少訂單。今年我們研發了一些新的款式,滿足國外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白理偉説,未來屯頭村將開拓新的宮燈市場,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讓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