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壯美廣西的一年 五彩繽紛的體驗-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03 16:29:10
來源:新華社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壯美廣西的一年 五彩繽紛的體驗

字體:

  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

  從2019年開始,我們開設了“我在現場”欄目,以新華社記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貴採訪經歷為內容,講述他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想。

  2023年,有14位初入新聞行業的大學畢業生從北京編輯部來到全國各地分社鍛煉、實踐,在新聞一線踐行“四力”,褲腳沾滿泥土,雙手觸摸大地,向前輩們學習着去凝固新聞的瞬間,去記錄歷史。

  從2024年1月31日起,“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這14位攝影新人在2023年的攝影報道和照片背後的故事。希望他們的作品和講述,能帶給您一種年輕且蓬勃向上的力量。

  它是中國西部地區中唯一的沿海地區,也是沿海地區中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和風靡全國的柳州螺螄粉,也有“藍瘦香菇”這樣魔性的夾壯口音;還有黃文秀們扎根扶貧的村落、劉三姐們口口相傳的山歌、白海豚們追逐嬉戲的北部灣……懷着對遠方土地的深深好奇,2023年,我來到了“八桂大地”廣西。

  大山深處的悄然巨變

  某種程度上,蹲點調研是最適合烏英苗寨的報道方式:從南寧出發,還沒到傳説中的烏英,兩天的路程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苗寨隱藏在黔桂交界的大苗山深處,下高速後一路彎繞起伏,有些正在修的路格外顛簸,以前幾乎不會暈車的我到後面也出現了噁心的症狀。這是我第一次切身體會到“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2023年8月31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一條公路上,挖掘機正在施工。

  “這條路明年就修好了,到時候又能縮短很多時間。”同事邦哥告訴我。黃孝邦,這位備受讚譽的新華社記者,他的名字總與“蹲點調研”幾個字綁定出現。邦哥看起來有點內向,酷似羅大佑的臉上時常露出靦腆的笑容。他在十多年時間裏深度見證和記錄了烏英苗寨甚至整個廣西的脫貧之路。村裏幾乎每個人都認識他,他和大人孩子打招呼、教民宿老闆操作電腦、和阿婆用漢語和苗話對古詩。

  2023年8月29日,新華社記者黃孝邦(左)和烏英苗寨村民梁英迷走在苗寨的小路上。

  當邦哥告訴我,如今能用普通話和外來人談笑風生的苗寨婦女三四年前還完全不懂漢語、看到外人就躲,我感到了雙重的驚訝:一是驚訝於她們的學習成效,二是驚訝於在不久的曾經,中國還有地方如此閉塞。歸功於脫貧攻堅政策支持下各方努力辦起的夜校,如今的她們能和外界自信交流、出售自家農産品獲取多一份收入,也能在勞動之餘用智能手機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甚至自己搞點視頻創作。無論是在夜校課堂上還是課堂外,我都看到這個遲到的學習機會給她們的臉上帶去了笑容。

  2023年8月30日,在烏英苗寨婦女夜校,婦女們在聽老師講課。

  做亮布,是苗寨婦女一年中的大事。用藍靛草調配成染料,經過反復多次的染布流程,前後歷時數月甚至一年,最終製成閃閃發亮的苗族傳統亮布。在夜校班長梁足英的配合下,我用視頻記錄了各步驟的畫面和聲音,剪出片子來顯得格外寧靜。拍攝間隙,站在山坡上,看村寨裏滿眼綠色,各家晾曬的亮布和樹葉一起隨風擺動,我開始羨慕她們可以用很多時間去做一件事。

  2023年8月30日,烏英苗寨婦女梁足英在蒸布。

  2023年8月31日,烏英苗寨婦女梁足英在晾曬第一次浸染後的布料。

  2023年8月31日,烏英苗寨婦女梁足英(右)在用傳統亮布槌捶打布料。

  2023年8月30日,烏英苗寨婦女梁足英在晾曬還未完工的亮布。

  但足英姐和我有不同的煩惱。她一邊往亮布上塗抹蛋清,一邊對我和另外兩位來進行田野調查的大學生説:“有你們在這裡我很開心,有什麼不會的還可以問、可以馬上教我。你們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你們回去了我肯定會很想你們的。”她説着就哽咽了,嘴上在笑,淚水已經濕了眼眶。我感到慚愧:我嚮往的田園只是偶爾的消遣,而我習以為常的文化、科技和語言,是她在大山裏四十多年的夙願。

  2023年8月30日,烏英苗寨婦女梁足英在給亮布涂蛋清。

  所幸的是,有人在推動這一切的改變。幫助烏英修橋蓋樓發展産業的駐村工作隊員、堅守苗寨講&三十年的鄉村教師、蹲點記錄和參與脫貧攻堅的新華社記者、每一個為更好的生活而拼搏的村民……所有人共同努力,走過彎路、遇過挫折,讓曾經貧困閉塞的村子一點點有了自己的産業和文化項目、辦起了民宿和奶茶店;曾經破破爛爛的教學點蓋起了新教學樓、用上了電子教學設備,孩子們吃上了營養午餐;曾經臟亂差的環境變得整潔,就像孩子們每天早晨巡寨做衞生時大聲喊出的口號:“我們的烏英,每天都要乾乾淨淨!”

  2023年8月30日,在烏英苗寨教學點,潘先鋒老師在教室裏上課。

  2023年8月30日,在烏英苗寨教學點,一名學生在吃午餐。

  如今,在已經脫貧摘帽的烏英,從村幹部到村民,每個人依然在用力地生活、做事,依然有難題需要想辦法解決。但現在,沒有人會與世界隔絕,沒有人會和知識作對。放學後光腳玩得一身臟的孩子上課時也會乖乖坐好認真聽。歷史的車輪一旦開始轉動,就不會停下。

  2023年9月1日,一名烏英苗寨教學點的學生放學後在戶外跳繩。

  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情

  廣西壯族自治區有12個世居民族、12個民族自治縣。廣西少數民族多,節慶也多。縣城和鄉村遍地開花的熱鬧歌舞,是廣西人自己的音樂節;一場場活動的燈光和火光,照亮了一張張熱切的面龐。

  2023年4月17日,在廣西河池市天峨縣,群眾在第二十一屆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開幕式上觀看文藝表演。

  2023年4月20日,在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小朋友們進行舞鹿表演迎接“三月三”。

  2023年5月8日,在廣西百色市田林縣,觀眾觀看田林縣壯劇藝術節開幕式文藝表演。

  2023年3月8日,廣西柳州市融安縣大將鎮雅仕村村民們觀看婦女節文藝匯演。

  2023年6月27日,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毛南民族文化園,村民用雨傘接“福祿壽米”祈福。當日,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舉行2023毛南族分龍節民俗活動。

  廣西的12個民族自治縣中,包括全國僅有的兩個各族自治縣:龍勝和隆林。三月三,我來到龍勝神秘的長髮村,紅瑤女性們在長髮節跳起神秘的祭祀舞蹈,瑤族草藥護理的一頭秀髮烏黑柔順。

  2023年4月22日,在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瑤族婦女在河邊梳洗長髮。

  而在隆林,我度過了最難忘的彝族火把節。那天中午我來到阿搞屯,午飯後在村民家的客廳小睡。迷糊之間,聽到周圍有嬉笑打鬧聲。我走出門來一探究竟,不料竟遭到了背後偷襲!很快,兩個烏黑的掌印就抹在了我的臉頰和脖子上。原來節日活動這就開始了:這叫“抹黑臉”,用鍋灰把人的臉抹黑&&祝福。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記者還是村民,過路的都逃不掉。

  2023年8月10日,在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村民參與火把節傳統習俗“抹黑臉”。

  在活動現場,我體驗了彝族傳統習俗“打磨秋”。它像簡易版的游樂園裏那種固定在搖臂上旋轉的飛機,離地幾米高、轉速飛快、沒有保護措施,身手不矯健的玩不了。穿着彝族服裝的男女在磨秋兩端上下翻飛,騰空擺出各種姿勢,盡情展現着少數民族的活力。

  2023年8月10日,在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村民展示彝族傳統習俗“打磨秋”。

  下午,人們開始準備篝火。一個小男孩顯然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強壯,不斷想要參與其中承擔一份工作,奈何大人們不斷把他支到一旁。舞&上,幾番歌舞過後是取火祭火和祭送布穀鳥的儀式,然後是配着蘆笙舞的大規模露天晚餐。這期間,夜幕終於降臨。

  2023年8月10日,在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村民在準備篝火。

  2023年8月10日,在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一名彝族長老在火把節取火祭火儀式上。

  接下來的場面之壯觀我從未見過:每家每戶拿着自己的火把排隊入場,成百上千的人呈螺旋狀往中心的木柴處會聚,一個接一個將手中的火把投入木柴中。火光從火把頂端“滴”下來,劈啪作響,篝火越來越旺。隊伍走了很久,當篝火膨脹得超出了我的想象,狂歡開始了——唱啊、跳啊、笑啊、鬧啊,我的心砰砰直跳、熱血上涌,只能瘋狂按下快門,也不確定能否表現出充盈在空氣中的熱情和張力。幾個少年衝進我正在發稿的小房間,我才發現這裡有一口鍋,他們在為抹黑臉補充“彈藥”。要不是我的臉已經黑了,多半也“在劫難逃”。

  2023年8月10日,在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村民將各自的火把帶進篝火晚會場地。

  2023年8月10日,在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村民和游客在篝火晚會上跳舞。

  因為趕着發稿和返程,我沒來得及加入人群中一起狂歡,當時覺得有點遺憾。但沒有跳舞的我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下了這些無價的瞬間,這就是攝影記者角色的意義所在吧。

  小tip:洗潔精用來洗鍋灰有奇效,肥皂不行,洗不乾淨。

  被抹得滿臉鍋灰的我。

  綠水青山的生態天堂

  既有綠水青山、又有陽光沙灘的廣西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空氣質量和生物多樣性位居全國前列,河流和近岸海域的優良水質更是廣西的名片。北上桂林,我在傍晚的漓江裏游泳,讓身心放空;南下北海,我在清晨的銀灘邊沖浪,使體魄強壯。

  廣西之行,我最滿意的一組照片是桂林戶外運動的組照。在一天半的時間裏,我在各個有可能出現戶外運動參與者的地點馬不停蹄地奔波,在以往的調研地點和採訪對象提供的線索下,逐個解鎖滑翔傘、熱氣球、騎行、槳板、攀岩、深水抱石、探洞等項目的畫面。在青山綠水間穿行尋覓,頗有種在游戲裏收集寶藏碎片的感覺。

  2023年9月5日,游客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體驗動力滑翔傘。

  在陽朔縣的安靜一隅,村莊旁的漓江支流邊,一位身形健美的男子整理着彩色的槳板,為古樸的村莊增添了一抹新鮮的色彩。不一會兒來了兩名游客,在老闆的講解下乘着槳板下水練習,準備沿江而下。河邊,一位村民一邊用棒槌敲打着衣服,一邊好奇地觀看著這項新興的休閒運動。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的生活方式在此刻擦肩而過,我按下了快門。

  2023年9月6日,游客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划槳板,一位村民在旁邊洗衣服。

  在漓江另一段的一座懸崖下,我跟着兩位攀岩愛好者連游帶爬,來到了深水抱石的場地。這是我第一次在河裏游泳,岩石的粗礪和青苔的滑膩讓我感到從未與自然如此親近過。蹲在水邊的岩石上,我看著兩位攀岩者靈巧地攀至懸崖中間。正值夕陽的光輝灑在水波上,金光燦燦、水波粼粼,我趕緊拍下這美不勝收的一幕。

  2023年9月5日,攀岩愛好者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進行深水抱石。

  只見她爬到線路終點,向水中縱身一躍,水面頓時炸開金光萬丈。

  2023年9月5日,攀岩愛好者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進行深水抱石後跳入水中。

  他們的小狗也神通廣大,不知用什麼辦法竟一路跟了過來,也趴在石頭上安靜地欣賞夕陽。完成拍攝後,我把設備放在岸邊又游了幾個來回,身體已經疲憊,內心卻是無比的自由寧靜。

  青春洋溢的活力賽場

  2023年,首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在廣西舉辦,這是廣西首次承辦如此大規模的全國性賽事。作為體育攝影記者的我,也在這一年解鎖了許多未曾涉足的拍攝項目:田徑、游泳、手球、滑板、沖浪、攀岩、自行車、輪椅擊劍……幸好有之前舉行的亞運會、亞殘運會、學青會、環廣西自行車賽,賽事扎堆的這一年,我有了不少“以賽代練”的機會。

  2023年3月26日,廣東選手陳飛潔衝過終點線。她以2小時51分33秒的成績獲得2023桂林馬拉松女子全程冠軍。

  2023年8月21日,安徽滁州隊球員王晶晶(中)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手球項目女子公開組決賽中射門。

  2023年10月1日,中國隊守門員韓佳奇(下)未能阻擋對手第二次進球。當日,在杭州亞運會足球項目男子組四分之一決賽中,中國隊以0比2不敵韓國隊。

  2023年10月13日,參賽選手在2023年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第二賽段比賽中騎行。

  2023年10月27日,中國選手秦本軍(右)和張傑在比賽中。當日,在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輪椅擊劍項目男子重劍個人B級決賽中,中國選手秦本軍以15比13戰勝隊友張傑,奪得冠軍。

  2023年11月4日,太原市選手毛嘉思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滑板女子碗池決賽中。最終她以68.00分獲得冠軍。

  2023年11月10日,冠軍北京隊選手吳艷妮(左)在比賽中。當日,在廣西南寧市舉行的第一屆學生(青年)運動會田徑項目大學乙組女子100米欄決賽中,北京隊選手吳艷妮以13秒14的成績奪得冠軍。

  9月、10月,我兩次短暫離開廣西參加亞運會、亞殘運會報道。在亞殘運會上,我第一次成為項目負責人報道輪椅擊劍比賽,第一次體會到完整報道一個項目時緊鑼密鼓的節奏,也為緊接着的學青會報道積累了經驗。在學青會開幕式上,我第一次承擔搶發現場照片的工作。早早佔好位置後,我反復測試網絡、精心調整相機參數,確保萬無一失,緊張又興奮的心情讓我雙手冰涼,好在圖片順利傳了出去。

  2023年11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開幕式上入場。當日,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開幕式在廣西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

  學青會的參賽者大部分是青少年,因此呈現出一種別樣的青春朝氣,仿佛看到了學生時代校運會上的自己。看上去比身邊選手都要強壯的張馨戈也有着非凡的速度,在中學組女子100米欄奪冠後轉身怒吼,十分霸氣;中學組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賽後,冠軍山東隊的姑娘們激動地擁抱,喜悅的臉上還帶有些稚氣;滑板比賽,十幾名少年在北海的驕陽下縱情施展絕技,看到亞運冠軍陳燁賽後和隊友嘻嘻哈哈相互致意,我意識到他們都只是十幾歲的年紀;沖浪賽場上,皮膚黝黑的陽光男孩陽光女孩們用浪花交流,對手之間沒有敵意,只有惺惺相惜。

  2023年11月10日,河南隊選手張馨戈(左五)在比賽後慶祝,她以13秒54的成績獲得中學組女子100米欄冠軍。

  2023年11月7日,山東隊選手在比賽後,山東隊以3分49秒95的成績獲得冠軍。當日,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游泳項目中學組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在廣西體育中心游泳跳水館舉行。

  2023年11月4日,冠軍廣州市選手陳燁(右)與季軍廣州市選手鄭樂謙在賽後相互致意。當日,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滑板男子碗池決賽在廣西北海舉行。

  2023年7月12日,海口隊選手吳世棟(右)與鄭州隊選手劉琛在賽前互動。當日,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沖浪項目男子短板決賽在廣西北海市舉行。

  有人説,青春是只有失去才懂珍惜的東西。然而總有人正年輕,總有熱血源源不斷地注入這個世界。只有把握住時代的脈搏,才能讓心中的熱血盡量晚一些冷卻。

  剛剛開始記者生涯的我,在廣西經歷了許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追颱風、第一次跑突發、第一次回訪報道、第一次出鏡報道……這些都將成為我珍貴的回憶,帶着樹的綠色、海的藍色、泥土的褐色、晚霞的粉色,永遠留在我的腦海中,成為我生命的底色。

  2023年7月18日,廣西欽州市文峰路的一棵大樹被“泰利”颱風吹倒,引發交通堵塞。

  2023年9月11日,受颱風“海葵”殘余環流影響,北海市合浦縣普降大雨至暴雨、局部大暴雨。暴雨過後,當地政府迅速組織各方力量進行搶險救災,轉移、安置群眾。在廣西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虎嶺村,群眾和政府工作人員將被褥、竹蓆等物資搬入安置點。

  2023年3月2日,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穿山鎮高平村平地屯的小球員們在訓練中。

  掃描下圖中的二維碼,觀看胡星宇2023年的其他報道:

策劃:蘭紅光

統籌:費茂華、周大慶、劉金海

記者:胡星宇

編輯:章磊、邵澤東、尹棟遜、苗夢琦(實習)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