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探丨悠悠古道 尋跡太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01 17:28:57
來源:新華社

文旅新探丨悠悠古道 尋跡太行

字體:

  巍巍八&&太行,峰巒如聚。太行山猶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橫亙於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之間,被譽為“天下之脊”。但它並非密不透風,古書中記載,太行山首始於河內,自河內北至幽州,凡百嶺……有八陘。陘,是指山脈天然中斷的地方。

  古時候,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咽喉要道共有8條,分別是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統稱“太行八陘”。

  近日,記者實地探尋多條太行古道,行走在曆盡滄桑的石板路上,峰迴路轉間感受千年歷史文化。同行的學者專家向記者講述,這些古道在戰爭時期是兵家必爭之路,見證了無數金戈鐵馬與烽火狼煙;而在和平年代它們又成為溝通山脈兩側經濟文化之途,南來北往、車馬喧鬧。如今,“穿越太行”等特色旅游線路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漫步古道之中,尋找歷史記憶,盡賞絕美風光。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曹操一首《苦寒行》寫出了太行山之曲峽深切、險峻難行。在“太行八陘”第二陘的太行陘上,仍可尋得“古羊腸坂”等蹤跡。羊腸坂道蜿蜒於崇山峻嶺之間,形似羊腸,一些石頭上馬蹄印還清晰可見。

  游客行走在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的太行陘古羊腸坂。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晉城市地方文化學者李澤軍向記者介紹,太行陘曾是逐鹿中原的軍事要道,史籍記載圍繞太行陘爆發過40余次戰爭,如長平之戰等。位於晉豫兩省交界處的碗子城是沿途重要關隘之一,面積不到1畝,因其呈圓形似碗而得名。碗子城雖小,但背靠陡壁,前臨懸崖,游客們登臨其上便可親身感受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魄。

  太行陘縱貫南北,也是“萬里茶道”的重要一環。“明清時期晉商就是沿着這條蜿蜒曲折的古道,將山西大地上的煤和鐵用騾馬馱出了太行山,把福建的茶葉送到俄羅斯。”李澤軍説。

  這是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的太行陘碗子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游太行古道,不僅能觸摸感受厚重的歷史,還可飽覽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

  進入南太行腹地,駛向白陘古道的公路兩邊,壁立千仞,飛瀑流泉,雄秀兼具。白陘,因傍古老的白鹿山而得名,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起自河南輝縣終至山西陵川,是“太行八陘”中的第三陘,也是現今保存距離最長、最完整的一段太行古道。

  峭壁之中的七十二拐是白陘古道風景的精華所在,全程1.5公里,位於兩峰絕壁形成的夾角之間,上下落差近400米。折返七十二次的“之”字形步道,用青石塊鋪砌的路面闊約2米,迂迴行進其中並不會覺得十分疲憊,老少咸宜。

  走過七十二拐,古道便沿着懸崖峭壁縈繞而去,整條路像是懸在半空中一樣,因而又被稱作“懸天古道”。上倚危岩,下臨深淵,險峻而瑰麗。

  這是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的白陘七十二拐(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古道上遠望馬圪當鄉雙底村,四週絕壁環繞,宛如井底。雙底村原稱磢底村。“石頭峽谷中開了一條路,稱為‘磢’。我們在‘磢’下面住就叫磢底村。”今年65歲的雙底村村民張補才告訴記者,他從小就跟着家裏人走白陘古道,當時這是進出山的唯一一條路。

  2010年白陘古道作為黃圍山景區的一部分開發旅游,千年古道重獲新生。不少戶外旅行愛好者會選擇“雙底村—七十二拐—懸天古道—黑毛溝大峽谷—雙底村”的小循環線路徒步一圈,領略雄偉的太行之美。

  資深徒步愛好者張嘯分享説,他對太行山有着深深的情結,在不同季節都來打卡過白陘古道,“春天山花爛漫、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紅葉滿山、冬天白雪皚皚”。

  張補才是雙底村裏最早經營農家樂的村民,他告訴記者,每到夏天,來這裡登古道乘涼避暑的游客特別多,民宿一房難求。如今全村80多戶村民守着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井陘作為“太行八陘”中的第五陘,連接山西高原與華北平原,有着十分重要的軍事戰略價值。陽泉市娘子關歷史文化研究會顧問梁吉永介紹,歷史上許多重要戰役都發生於此,其中當以“背水一戰”最為聞名。井陘古道上陘關眾多,位於山西平定娘子關鎮的固關屬明朝京西四大名關之一,取“固若金湯”之意。

  固關長城的甕城內,大約30厘米深的車轍印從城門洞下穿過,深深地鑲嵌在石板路裏。游客們徜徉於井陘古道,不禁紛紛感嘆時光流逝。

  這是位於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娘子關鎮的固關長城。新華社記者 陳志豪 攝

  2000多年前的秦皇古驛道,經年累月的車轍痕向人們講述久遠的故事。百年前山西與省外連接的第一條鐵路正太鐵路就是沿着這條古道修建而成;而此刻,身後的307國道和青銀高速上車輛穿梭不停……

  古今交通動脈在此悄然“同框”,天塹變通途,處處是勝景。雄關漫道上,新的故事還在徐徐鋪展。

 

  記者:唐詩凝、楊晨光、陳志豪

  策劃/編輯:王黎、李歡

  新華社國內部、山西分社聯合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