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 看振興|“蒜黃村”的不眠夜-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27 17:59:10
來源:新華社

鄉村行 看振興|“蒜黃村”的不眠夜

字體:

  凌晨2點,在河北省遵化市西留村鎮朱山莊村,許多村民還在忙碌着。 

  走進村內多個蒜黃種植大棚,成片的蒜黃鮮嫩欲滴,村民們正爭分奪秒地將蒜黃切割、分裝、打包。上午10點,這些蒜黃就將出現在北京市新發地市場,再從那裏發向全國多地。

  1月23日,西留村鎮朱山莊村的農戶在收割蒜黃。(受訪單位供圖)

  “大夥抓緊啊,咱的菜可不能遲到。”邵佔東蹲在地上,邊割蒜黃邊喊道。邵佔東是村裏文成蒜黃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種植蒜黃20多年,現在經營着32個大棚。臨近春節,朱山莊村一天最多能賣出蒜黃10萬公斤。 

  朱山莊村村黨支部書記趙海軍介紹,3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個窮村子。“當時有村民外出務工學會了蒜黃栽培技術,正值國家實施‘菜籃子’工程,村民們就相互帶動,越來越多人加入種植隊伍,就這樣找到了一條致富路。”趙海軍説。

  從一家一戶栽培到大面積種植,再到如今全村擁有了18家專業合作社,朱山莊村成為華北地區較大的蒜黃産地之一,全村年産蒜黃4000多萬公斤、年産值3億元。近年來,該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

  隨着蒜黃在全國多地的大型蔬菜市場站穩腳跟,朱山莊村又搞起了品牌經營和精深加工。

  記者了解到,全村每天産生廢蒜根約200噸,以前往山上埋、往村邊倒,對環境影響很大。在地方黨委政府支持下,2021年這裡建起了廢棄蒜黃根無害化處理工廠,解決了污染環境問題,也為山村蒜黃産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經過工廠多個流程工藝處理,廢蒜根能提取出大蒜精油,每公斤售價達到400多元,目前産品已銷往海外市場。”趙海軍説。

  1月23日,西留村鎮朱山莊村的農戶將蒜黃裝車外運。(受訪單位供圖)

  這一夜,朱山莊村400多個大棚先後被“一掃而空”,每個大棚能割出60多包蒜黃,要用20多輛卡車陸續裝車拉走。春節前,村裏還有一批大棚蒜黃將要收割,在供應節前市場的同時,也為村民新年增收開了個好頭。

  一陣忙碌過後,村民們陸續回家休息,小山村又迎來了新的一天。(記者楊帆、趙鵬昊)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