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2/ 04 21:33:56
來源:新華網

以綠色動能引領高質量發展——廣西北部灣港綠色港口建設觀察

字體:

  新華社南寧12月4日電  題:以綠色動能引領高質量發展——廣西北部灣港綠色港口建設觀察

  新華社記者向志強、趙歡

  看得見的紅花綠植和環保設施,看不見的綠色電力和智能化系統……初冬時節,沿着美麗的北部灣海岸走訪,綠色、低碳的場景在各個港口隨處可見。近年來,廣西北部灣港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港口規劃、建設、運營和臨港産業發展中,協同推進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智慧港口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綠色動能。

  系統謀劃,健全綠色發展體系

  沿着進港大道進入北海鐵山港區,兩旁是十多米高的抑塵網,綠化帶中朱槿花、三角梅等簇擁綻放,封閉式運輸車輛來回穿梭,一派整潔有序的場景。

  北海鐵山港區一處充換電站。新華社記者趙歡 攝

  在鐵山港東岸碼頭,工人們正為碼頭投入運營做著各項準備工作,附近兩片海域,紅海欖、白骨壤等各類新種的紅樹林鬱鬱蔥蔥。碼頭負責人黃海祥介紹,通過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等合作開展常態化監測與修復工作,紅樹林生態系統正逐步改善。

  除了看得見的綠色,還有看不見的綠色電力。近年來,北部灣港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啟動港區風能、太陽能開發,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在各個港口,很多叉車、裝載機都是更新換代後的新能源車輛,門機等大型設施用上了綠電。

  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負責人介紹,公司制定&&了北部灣港“十四五”綠色港口發展規劃和北部灣港零碳港口建設行動方案等,系統謀劃推進綠色港口建設。

  科技賦能,提升綠色發展效能

  巨型貨輪上方,呼嘯往返的橋吊精準抓取集裝箱,放置在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上……在欽州集裝箱自動化裝卸碼頭,技術人員只需在控制室內輕點按鍵,即可完成上萬噸貨物的裝卸。

  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流程策劃部副經理朱光遠説,大數據、人工智能、5G網絡等新一代創新技術,正加速提升港口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賦能港口智慧綠色轉型升級。

  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曹祎銘 攝

  在以集散大宗貨物為主的防城港,貨車司機通過手機APP線上預約即可自動確認進港作業,並與海關“智慧灣”&&實現無縫對接,車輛集疏港通過時間從原來的240秒減少到約30秒。

  今年8月,北部灣港首個鐵路智慧調度中心在防城港碼頭投入使用。記者在調度中心看到,電子大屏上共享集成了眾多自動化智能控制系統,工作人員對每趟車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運行區間等信息一目了然。“疏運智慧化,車輛等待時間減少,效率得到提升,還能節能減排。”碼頭鐵路運輸部經理助理莫宇軍説。

  隨着智慧綠色港口建設加快,碼頭生産作業實現各環節信息化、智能化管控,北部灣港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門戶港的地位更加凸顯。今年1至8月,北部灣港(本港)貨物吞吐量完成2.03億噸,同比增長11.35%。

  循環利用,釋放綠色發展紅利

  近年來,通過實施“港産園”聯動發展,北部灣臨港化工、金屬新材料、設備製造等産業集群加快壯大。通過工藝與技術創新,北部灣港不斷提升固廢綜合利用水平,構建起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循環工業鏈。

  欽州港集裝箱碼頭。新華社記者趙歡 攝

  “吃”進廢渣,“吐”出“金子”。在北海魚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多的鋼渣、污泥等工業固廢代替從礦山開採的石灰石,作為企業生産原料,形成“固廢—建材製品—環保産品”産業鏈。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張帆介紹,固廢綜合利用不僅有效緩解北部灣區域工業園冶煉廢渣及其他工業固廢處置問題,還形成了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每年北海魚峰處理的大量固廢中,有近百噸來自於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記者在北港新材料生産廢水深度處理及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建設現場看到,目前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公司環保部負責人介紹,項目總投資超9000萬元,一期預計處理1.2萬立方米污水、廢水,反哺工業用水,真正實現水資源循環使用。

  在推動資源循環利用同時,北部灣港還對危廢貯存場所全面提升改造,目前北部灣港危廢庫面積達1660平方米,實現固體廢物規範化管理,來源及去向可追溯查詢,切實消除環境風險隱患。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2410113000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