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 03 18:19:07
來源:新華網

變“小而散”為“大而強”——湖北南漳拓寬山村致富路

字體:

  新華社武漢11月3日電  題:變“小而散”為“大而強”——湖北南漳拓寬山村致富路

  新華社記者侯文坤

  綠的、黃的、紅的……10月下旬,走進湖北省南漳縣東鞏鎮陸坪村的一片吊瓜基地,一個個圓滾滾的吊瓜挂在藤蔓下,構成一幅豐收的畫卷。50歲的村民王春玲拎著袋子穿行在藤蔓下,幾分鐘就摘了滿滿一堆。

  “現在是吊瓜採摘旺季,基地每天打籽能打5000斤以上,衝洗、晾曬,然後再加工。”當地吊瓜産業發展迅速,王春玲把家裏的4畝地流轉給基地種吊瓜。村裏像她這樣在基地做零工的有五六十人,在家門口一天也能掙100元。

  “半成品的生瓜子經過深加工以後,每畝收益可達6000到8000元。”東鞏鎮副鎮長方晴説。

  自今年9月份以來,方晴就一直在忙活吊瓜採摘、加工和銷售的事,因為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東鞏鎮吊瓜産業鏈黨委書記。“當地引入吊瓜已有3年多時間,一直未形成産業規模,品牌打造、産業鏈延伸、發展後勁提升的瓶頸逐漸凸顯。”方晴説,企業、農戶普遍希望有個強有力的組織把各類資源整合起來,于是便有了産業鏈黨委,由鄉鎮領導任黨委書記,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任副書記,把零散的吊瓜種植合作社、企業聚集起來,抱團塑造産業鏈條,提升産品附加值,拓寬銷售渠道。

  圖為南漳縣東鞏鎮陸坪村的一片吊瓜基地。新華社記者侯文坤 攝

  “黨組織建在産業鏈上,聚集黨員共謀産業發展,就像有了‘大腦中樞’,能更及時調配、統籌各方資源,農技專家、種植能手、龍頭企業家、黨員志願者都是産業鏈黨委的‘後援團’,更好解決産業發展難題。”方晴説,曾經零散發展的吊瓜産業現在已覆蓋東鞏鎮陸坪村、杜家坪村等19個村,年産值1000萬元以上,惠及農戶784人。看似不起眼的小吊瓜成為村民致富的“小金瓜”。

  南漳縣是山區農業縣,農戶單打獨鬥、分散經營、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是當地農業發展的痛點。去年以來,南漳立足資源稟賦,圍繞食用菌、吊瓜、有機稻等優勢産業,強化黨建引領,把黨組織建在産業鏈、黨員聚在産業鏈,推動農民富在産業鏈、集體經濟壯在産業鏈、鄉村治理融在産業鏈,通過落實輪值商事、書記例會等制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用工、資金等難題,助力産業發展。

  黨建引領聚合力,目前南漳縣食用菌産業鏈已聚攏生産、加工、銷售等環節的經營主體932家,形成菌種研發、菌菇生産、精深加工的全鏈條發展模式,吸納從業人員超3萬人,預計2023年綜合産值可突破42億元。

  走進南漳縣食用菌産業鏈龍頭企業——南漳縣裕農菌業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機器轟鳴,人頭攢動,一派繁忙景象。該公司去年産值達1.3億元,今年新增了生産線,開發了更多類型的産品,預計産值將突破2億元。

  在公司總經理王祖亮看來,企業生産銷售能再上一層樓,正是得益于抱團發展為企業帶來的紅利——今年爭取了500萬元項目資金為企業增鏈延鏈,建起深加工廠房;引進高校人才進駐企業研發新産品;定期組織企業經營者到産業發達地區交流學習……

  “公司生産模式和生産設備的更新優化進一步提速,從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型,推出了香菇醬、香菇脆、蔬果脆等産品。”王祖亮説,企業實現快速發展,不僅保障了食用菌種植戶的收益,同時也為周邊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24101129956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