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9/ 21 00:00:38
來源:新華網

文化援疆助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相促相長

字體: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20日電  題:文化援疆助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相促相長

  新華社記者張瑜、劉紅霞

  “阿瓦提有農民畫,舟山有漁民畫,希望這樣純粹的藝術能被一直傳承。”浙江舟山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朱國安説。

  近日,來自浙江舟山、衢州的多位畫家走進新疆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與當地農民畫家交流創作心得,分享市場化運營經驗。阿瓦提縣刀郎農民畫色彩鮮艷、寓意豐富,藝術感染力強。只是,因缺乏産品市場化運營經驗,當地農民畫發展面臨困難。

  2020年以來,浙江省援疆指揮部實施“我愛浙疆”之“詩畫浙疆”“文創浙疆”等舉措,開展“浙疆”兩地農民畫家交流活動,共同開發多項農民畫文創産品,推動阿瓦提縣農民畫全産業鏈發展。

  以文化援疆為紐帶,一幕幕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美好畫面在天山南北鋪展。

  湘繡、苗繡、汴繡、甌繡……來自湖南、河南、浙江等地的非遺刺繡在2023“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展上亮相。

  新疆柯爾克孜族刺繡傳承人布如力·斯開克一有空就去其他展區觀看刺繡作品,“每種刺繡的紋樣、繡法各有不同,能給我帶來新的靈感。”

  8月23日,一位柯爾克孜族繡娘在2023“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期間刺繡。新華社記者 張瑜 攝

  歡快的鼓點聲從吐魯番非遺展區傳來,吐魯番“納孜庫姆”舞蹈非遺傳承人吐爾遜·帕它爾與“新疆社火”的表演者歡快鬥舞,引得現場觀眾連連拍手稱讚。“雖然舞蹈形式不一樣,但感情相通,以舞會友很有意思。”吐爾遜笑着説。

  非遺展自2021年舉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三屆。今年展會規模進一步擴大,來自全國19個對口援疆省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新疆14個地州市的330個精彩非遺項目,383名非遺傳承人參展。

  走進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國學書院,大廳古色古香,三層樓分別設有文房閣、禮樂坊、丹青室、品茗室、對弈軒等12個功能分區,國學氛圍濃厚。

  書院繪素坊功能教室裏,國家級非遺“模戳印花布”第七代傳承人吾吉阿西木·吾舒爾用自製的木質模具,在棉布上印出精美紋樣。不遠處的展櫃,擺放着山東嘉祥彩印花布作品。

  國學書院院長哈尼克孜·阿卜迪克熱木介紹,國學書院由山東省投資援建,一期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自2019年開始運營教學以來,書院通過舉辦非遺體驗、夏令營、研學旅行等文化惠民活動,惠及群眾累計達15余萬人次。

  記者在書院見到姆娜瓦爾·穆太力普時,她正從容優雅地彈奏古琴。“以前沒見過古琴,山東援疆老師耐心地從零教我,沒過多久,我就愛上了這種樂器。”姆娜瓦爾説。

  “十四五”期間,江蘇對口援建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支持創作、編演《解憂公主》《伊犁將軍》《林公渠》等多部反映民族團結的優秀劇作,廣受各界好評。-

  4月1日,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在烏魯木齊文化中心開幕,藝術節期間上演了《瑪納斯》《解憂公主》等精彩作品。新華社記者 劉紅霞 攝

  文化援疆不僅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也為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搭建&&。

  紅杜鵑廣場、井岡山烽火雕塑、秋收起義雕塑……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雪松中學隨處可見紅色文化元素。江西援疆前方指揮部通過啟動“紅杜鵑微講堂”、成立“紅杜鵑社團”等方式,將紅色資源引入阿克陶縣中小學校園課堂,讓革命文化無聲沁潤莘莘學子。

  近年來,19個援疆省市採取“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組織創作優秀文藝作品、開展各民族文化交流活動等舉措,推動新疆與其他省份優秀文化互鑒融通、相促相長。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然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874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