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8/ 17 12:45:54
來源:新華社

“趕粉”記

字體:

  “趕粉”,是給雜交水稻制種的種稻實施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是雜交水稻種子生長的重要環節,福建建寧縣農戶每到“趕粉”時節都在進行時間與時宜的賽跑。

  能否有效授粉是孕育水稻種子的關鍵。李德平夫婦像管護自家孩子一樣呵護着這30多畝制種田:長快了,適度烤田;長慢了,多施肥,多灌水。

  水稻開花集中在上午10時到12時,雄花開了10%的時候,就要開始“趕粉”了。將父本雄蕊的花粉彈出,使其落在母本雌蕊柱頭上。必須爭分奪秒,每天開花兩個小時,這個時間點內每片稻田每半小時就得趕一次粉。

  建寧縣溪口鎮楊林村村民朱由劻去年起在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承包了300畝制種田,幾個月的辛勤勞作,盼的就是父本和母本花期能夠相遇,有效授粉。雜交水稻制種在橫峰縣是一個新興産業,這裡以低山丘陵區為主,海拔較建寧縣更低,土壤、氣候和建寧縣存在較大差異,技術和經驗對當地村民更是一片空白。老朱指導農戶淺插母本、深插父本,通過水肥管理,動態調整各自長速。針對當地土壤偏鹼性,採取增施微量元素改善土壤肥力,手把手指導當地農戶掌握秧苗栽插技術要領。

  如今,建寧縣70%以上農戶從事制種。全縣制種面積超過15萬畝,年種子産量超過全國的10%。建寧縣農民在全國各地開拓了近50萬畝制種田,是建寧縣本地制種面積的3倍以上。

  記者:林凱

  配音:張彤(實習)

  素材支持:三明市融媒體中心 建寧縣融媒體中心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8691129807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