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8/ 08 10:25:1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吉林公主嶺依託農高區打造現代農業強縣

字體:

  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 吉林公主嶺依託農高區打造現代農業強縣

  東北松嫩平原,在全國産糧大縣吉林省公主嶺市,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以下簡稱長春國家農高區)的建設正火熱進行。種業科創中心、智能化無人農場、深加工食品産業園……現代農業經營場景雛形已現。

  長春國家農高區啟動建設一年以來,公主嶺市依託長春國家農高區這個大&&,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集聚種業産業鏈,強化黑土地保護,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同時,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糧食産業全鏈條升級,打造現代農業強縣。

  育好農業“芯片” 打造東北種子集散地

  不久前,在吉林省公主嶺市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一台&農機穿梭其間,播種、覆膜、鋪設水肥一體化設施……這個佔地上萬畝的制種基地播種了幾十個玉米品種,未來這裡每年數千萬斤玉米種子將銷往全國各地。這是公主嶺正積極打造的大型制種基地。

  公主嶺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是排名全國前列的産糧大縣。去年5月,長春國家農高區這個國家級的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正式落戶公主嶺並啟動建設。這裡正在建設農業高新技術創新創業、智能農業裝備製造、玉米精深加工等板塊,要建成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農業現代化發展先行區和綠色循環農業科技新城。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一年來,長春國家農高區引進了先正達、隆平高科等一批知名種業研發企業,同時與中科院、中國農科院、吉林農業大學等15家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係。

  去年,吉林省鴻翔農業集團鴻翔種業有限公司落戶公主嶺市並建設大型制種車間。今年備耕期,企業制種車間裏機器轟鳴,玉米棒子經過烘乾、脫粒、精選等流程被製成一粒粒種子。這個制種車間可年加工玉米種子1億斤,不僅滿足企業需求,還能為域外種子企業代加工。

  目前,公主嶺市種業自主繁育的玉米品種600余個、水稻品種300余個、大豆品種60余個,全市年生産經營種子1.4億斤以上,約佔全省用種量的四成,銷路覆蓋整個東北地區。

  公主嶺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孟繁強説,依託科研院校和種業企業,不斷加大制種基地建設和新品種示範推廣,把公主嶺打造成東北地區的種子集散地。

  保護黑土地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在公主嶺市朝陽坡鎮東興村,這幾年該村種糧大戶李振軍嘗試應用秸稈還田、米豆輪作等多種黑土地保護措施,保護效果越來越明顯。“化肥用量減少了,但玉米仍然能穩産增産,抗災能力也增強了。”他説。

  作為産糧大縣,公主嶺把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推廣保護性耕作等作為黑土地可持續利用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公主嶺市共完成玉米秸稈全量粉碎深翻還田76.9萬畝,增施有機肥76.8萬畝,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區內耕地地力平均提升0.67個等級,土壤有機質平均提升3.6%。

  不久前,在公主嶺中科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的試驗示範基地裏,農業專家們將秸稈和畜禽糞污堆漚發酵成的糞肥拋灑到地裏,增加土壤有機質。“通過有效利用秸稈和糞污等廢棄物,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同時,提升黑土地地力。”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莉霞説。

  有了專家的科技助力,公主嶺正建立現代農業技術展示園,為當地種糧大戶示範推廣最新的黑土地保護技術,促進糧食産量穩步提升。

  孟繁強説,我們以長春國家農高區為引領,重點進行新技術、新模式的創新和探索,讓更多的新技術新模式惠及農民,讓農民在糧食增産增收上,獲得更多的效益。

  延伸産業鏈 從産糧大縣到農業強縣

  年加工4.6萬噸肉製品項目、年産30萬桶爆米花項目、年産2000噸雜糧麵條項目、蔬菜預製食品……

  在長春國家農高區食品産業園,現場正在建設15棟標準化廠房、2棟冷庫及相關配套設施,雖然建設尚未完工,但産業園已引入多個農副産品加工産業和現代食品産業項目。

  聚焦強鏈、補鏈,打造玉米全産業鏈發展集聚區,這是長春國家農高區的重要發展目標之一。以長春國家農高區發展為引領,公主嶺市正圍繞玉米做文章,通過延伸糧食産業鏈,推動精深加工、肉牛、健康食品等特色産業發展。

  在公主嶺市農嫂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生産線上忙碌。一穗穗鮮食玉米經過切割、蒸煮、包裝等流程,即將發往全國各地商超。“現在全年都是加工季,除了國內還遠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公司負責人劉友剛説。

  這幾年,公主嶺依託玉米生産優勢,&&玉米食品産業扶持政策、建設玉米食品産業園,農嫂、德樂、祥裕等一批玉米加工企業不斷壯大,全市年銷售鮮食玉米超4億穗,産值達14億元。

  公主嶺市立足糧食飼料産業基礎和秸稈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肉牛産業。近兩年,吉林省啟動“千萬頭肉牛工程”,鼓勵農業大縣發揮種養結合的優勢,發展肉牛産業。

  在公主嶺市玻璃城子鎮玻璃城子村,一個佔地100多萬平方米的大型肉牛養殖場正在施工。在部分已投入使用的牛舍中正飼養着海福特、西門塔爾等品種的2000余頭肉牛。“未來這個養殖場將存欄2萬多頭肉牛,年出欄1.5萬頭。”認養一頭牛公主嶺牧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偉説。

  未來,肉牛良種繁育融合示範産業園可實現産值48億元,帶動就業4000餘人,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現代化牧場之一。(記者薛欽峰)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79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