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 14 20:46:41
來源:新華網

國産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點燃中國“唐詩熱”

字體:

《長安三萬里》電影海報。受訪機構供圖 新華社發

  新華社上海7月14日電(記者許曉青)“愛吃冰淇淋、愛吃棒棒糖的小朋友,現在也愛多讀幾首唐詩了!中國古代詩歌給了孩子們更豐富的學養,也讓成年人找到一種心靈歸宿。”

  年過七旬的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駱玉明近日在上海市虹口區一年一度的青少年閱讀節上主講《讀古詩的快樂》。台下聽眾近300人,青少年佔一半以上,吟誦聲此起彼伏,仿佛走進了一座古代書院。

  如今,一股更勝以往的“詩歌熱”,尤其是“唐詩熱”,正在上海、北京及其他一些大城市流行開來。

  片長168分鐘的中國國産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上映第七天,票房已逾3.8億元人民幣。影片中的詩歌和人物故事引起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人群的極大興趣。

  “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李白,他不僅是‘詩仙’,更是一個壯志凌雲、執着追求個人理想的人。”北京高中生小田已準備與小夥伴去二刷這部動畫。“書本上的古代詩人,更加可敬、可愛了!”

《長安三萬里》電影海報。受訪機構供圖 新華社發

  影片上映後,一本名為《長安詩選》的新編唐詩賞析集在多家電商&&熱銷,留言區不少讀者催促出版社盡快發貨。這本詩選根據《長安三萬里》的情節集納了42首唐詩名篇,並配有權威的動畫場景渲染圖及北京大學一位文學博士的解析。

  每年寒暑假,中國青少年課餘文化生活豐富,“唐詩熱”此前也出現過,主要與《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綜藝節目的播出有關。不過,有關背誦的競技比賽已不能完全滿足詩詞愛好者。

  穿漢服、化唐粧,參加動漫展,欣賞動畫電影,到訪古詩詞中提到的“景點”,都成為“尋找古代韻味”的新方式。正在上海舉辦的第18屆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博覽會上,包含中國古風元素的動漫展位超過六成,頗受年輕人青睞。

  近十年來,中國國産動畫《西游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先後在暑期掀起觀影熱潮,《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創造了超過50億元的高票房,但動畫電影創作中仍缺少將歷史故事、人物與古代詩歌巧妙融合的作品。

  “《長安三萬里》與之前的國産動畫大片有很大不同,不再是對古代神話和神仙的主觀想象,創作者不遺餘力地從唐代歷史中汲取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精華,再通過生動活潑的敘事,吸引不同年齡段的觀眾。”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江逐浪告訴記者,《長安三萬里》超越了學者們對國産動畫的一般預期,這部作品填補了銀幕空白。

  《長安三萬里》不僅講述了1300多年前盛唐時期詩人李白、高適等人的深厚友誼,還塑造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年詩人杜甫形象,一改中國人對“詩聖”的刻板記憶。這部動畫大片經歷了3年多創作才最終完成,呈現了與唐詩相關的一批名家、名作及各種掌故。

  江逐浪認為,儘管動畫片略微誇張了杜甫的“年少”氣質,但也讓唐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古文,對青少年觀眾更有吸引力。

  習慣從學術角度比較李白與杜甫作品的駱玉明認為,讓李白、杜甫、王維這樣一批唐代詩人“走出書齋,走近今天的年輕人”,非常重要。“這不是一兩位學者可以做到的,這需要文化傳播媒介之間的互動合作,也需要學術的支持。”

  專家認為,“唐詩熱”才剛剛被點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仍有大量漢語言文學藝術資源待開發,古代詩歌是一個“引子”,隨着青少年逐步走向成熟,還能從盛唐故事中獲得更多思想的力量和文明的啟示。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869112975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