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08 16:33:58
來源:新華社

拯救紅欖李

字體:

  新華社海口6月8日電(記者王軍鋒 郭良川)“這株紅欖李苗是第三代,你看,花開得多艷!”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片苗圃,67歲的王式軍站在泥濘的灘塗裏説。

  紅欖李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海岸衛士”紅樹林植物的一種。由於缺乏有效的保護手段,2014年,其在我國的野外種群數量一度減少至14株。

  近年來,在王式軍與同事的努力下,紅欖李數量已增長至約2300株。

  這是6月2日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苗圃內拍攝的紅欖李花朵。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王式軍是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一名退休職工。1980年,24歲的他退伍後來到東寨港工作,第二年參加海南島紅樹林分佈調查工作時,在陵水黎族自治縣大墩村初識紅欖李。

  “當時那裏有四五百株,一眼望去很壯觀。”王式軍説。

  2013年,紅欖李數量驟減,瀕臨滅絕,王式軍主動請纓,與幾位年輕同事一起,開始拯救紅欖李。

  “我們趕到三亞,在一棵樹的樹榦裂縫裏撿到100多粒種子。”王式軍説。

  由於種子過於珍貴,王式軍選擇在自家陽&培育,還從三亞帶回土壤和水,模擬種子的存活環境。

  6月2日,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苗圃內,王式軍在工作間隙擦拭汗水。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當時培育出16株小苗,但因為不適應陽&環境,慢慢就死掉了,最後只剩下一株。”王式軍説。  

  2014年,王式軍與同事又前往三亞尋採紅欖李種子。這次,他將帶回的種子放到保護區的一個苗圃培育。“我們培育出了240株幼苗,非常激動。”王式軍説。然而,一場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差點毀掉這批幼苗。

  “漲潮後海水帶來的污泥把小苗全埋住了,這些小苗還不到一公分高,如果用水龍頭沖洗,可能會毀掉根係。”王式軍説,他們就用棉花球一株一株地擦,大約半個月才把這些小苗救回來。

  6月2日,王式軍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苗圃內管護紅欖李幼苗。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王式軍説,紅欖李幼苗很嬌氣,螃蟹、老鼠等都是它的天敵,漲潮後螃蟹會爬進來,如果不注意驅趕,第二天小苗可能就被吃光了。

  從起初成活率不足1%,到如今的高成活率,王式軍在不斷摸索中掌握了訣竅——“每天要澆四五次水,否則太陽會把它曬傷。半年後等它長大,螃蟹等天敵就對它造不成威脅了。”

  大約八年前,保護區管理局開闢了一塊約20畝的基地用於紅欖李野外種植。“移種過去的紅欖李長勢很好,最高的有三四米。”王式軍説。

  2016年退休後,王式軍選擇繼續守護紅欖李,他坦言,進一步培育種植紅欖李,還面臨着場地、人員和資金等方面的問題。

  “我有兩個願望,一是希望在海口江東新區打造全國首個紅欖李濕地公園,二是希望它早日脫離瀕危。”王式軍説,能把這個物種拯救回來,是他這一生做的最有意義的事。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7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