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05 18:24:09
來源:新華網

世界環境日北京主場活動在翠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舉辦

字體: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上午,北京翠湖濕地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中有北京生態環境工作者、生態環境公益大使,以及生態環境志願者和市民代表等。大家結合自身工作和環保經歷,圍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交流互動。

  活動現場,來自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生態所的專家喬青向大家講述了北京的生物多樣性特徵,生動鮮活,富于情感。“人與大自然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每年春天,最早來通報消息的是迎春花,小小的黃色花瓣,緊接著就是跟迎春很像的連翹也開了,然後地上的小野花也鑽出來了……”

  翠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是北京市唯一獲批的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擁有秀美的濕地風光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僅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了作用,同時也承擔著大量的科普宣傳任務。

  “作為北京市生態環境教育基地,我們每年會開展以濕地日、愛鳥周、環境日、生物多樣性、濕地功能等為主題的科普活動,還與學校聯合開展‘濕地科普知識進課堂’係列活動,受到廣大學生、遊客的一致好評。”北京市海澱區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説。

  北京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的同時,北京市民的生態文明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多年來,我們積極拓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的‘朋友圈’,搭建合作平臺,整合優質宣傳資源,打造‘大宣教’格局,推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中心主任安欣欣説。

  出門見綠,推窗見景,市民在充分享受優美環境的同時,一些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有指示作用的物種也在不斷被發現和記錄。不少市民跟東北刺猬、黃鼬、紅腳隼等野生動物有了“偶遇”,在山區大花杓蘭悄然綻放,金雕、豹貓自由生活。

  潘清泉是一名攝影愛好者,長期在大興南海子拍攝天鵝。他不僅拍攝天鵝,還自願做起了保護鳥類野生動物的志願者。“這些年我在拍攝時,一直呼吁大家文明拍攝鳥類,以不幹擾不驚擾為前提進行拍攝;而且,在鳥類遷徙季的時候,我會做一些保護類的志願服務工作,提高大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認識,這也是我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潘清泉説。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賢姝表示,多年來,北京市以扎實的行動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了成績。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未來,北京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將隨處可見。

【糾錯】 【責任編輯:王瑩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810121219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