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03 10:48:33
來源:新華網

武漢:智慧醫療搭建城鄉醫患互動的“高速公路”

字體:

  新華社武漢6月3日電 題:武漢:智慧醫療搭建城鄉醫患互動的“高速公路”

  新華社記者喻珮、鄧楠、萬芃琦

  智慧醫療是通過互聯網將優質醫療資源引入診療服務的醫療行業新業態。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武漢市部分三甲醫院和基層衛生院,了解其通過遠端病理診斷、遠端影像診斷、遠端視頻會診等數字化手段,如何突破地域限制,真正做到便民、惠民。

  遠端診斷開啟“生命通道”

  前不久,72歲的秦起成突感胸口憋悶、心慌,遂到武漢市江夏區山坡中心衛生院就診,醫生當即為其進行心電圖檢查,檢查結果第一時間同步傳至35公里外的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給秦老伯遠端會診的診斷結果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2分鐘內,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遠端心電診斷中心的當班醫生鄒亞文通過係統平臺和專用微信群反饋了診斷結果,並指導山坡中心衛生院啟動綠色救治流程。120急救中心就近調度,讓秦老伯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介入中心接受了急救。

  5月26日,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遠端心電診斷中心內,醫生在集中討論患者病情。新華社記者喻珮 攝

  “心血管疾病在農村的發病率高。遠端心電診斷係統實現了基層衛生院乃至村衛生室的鋪設,突破了地域距離限制,在急危重症心梗患者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鄒亞文説,遠端醫療為患者贏得了救治時間,彌補了基層醫療資源的不足。

  近年來,武漢多家醫院通過遠端醫療輸送診斷結果。以江夏區為例,轄區2000平方公里內有2家三級醫院開展了遠端醫療,覆蓋21家衛生服務中心和衛生院。其中,區第一人民醫院依托遠端心電、遠端診斷平臺,平均每月遠端診斷心電圖近800例,下達診斷結果最快只需1分鐘。

  覆蓋鄉鎮緩解人才之困

  咳嗽了半個多月,42歲的曾濤近日來到離家步行僅5分鐘路程的江夏區紙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是該區最大的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部、住院部等一應俱全,還配置了核磁、三維彩超等醫學檢查設備。

  拍攝CT15分鐘後,曾濤的影像診斷報告書就由江夏區中醫院遠端影像診斷中心傳回來了——“雙肺紋理清晰,氣管、支氣管通暢”。拿到這份權威診斷,曾濤吃了顆“定心丸”。

  “在家門口看病很方便,不用再跑市中心大醫院了。”曾濤告訴記者,如今一家老小已習慣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從幼兒注射疫苗到半夜急診,社區服務中心24小時有醫生輪值。

  5月26日,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患者在候診。新華社記者鄧楠 攝

  江夏區衛健局信息中心主任張春紅説,免費遠端診斷推動了分級診療落實,專家出具的診斷報告讓患者更放心,真正做到便民、惠民。

  紙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黃運梅在基層工作了30多年。她説,人才缺乏、設備使用率不高等因素一度制約了基層醫院的診療水準。如今,智慧醫療提高了衛生服務中心診斷的準確性,得到患者稱讚。

  “雲”問診呼應患者訴求

  武漢市第一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已運作3年。5月26日上午9點,該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高婷婷準時到達門診樓四層的互聯網醫院,這裏專為線上診療開辟的8個獨立接診間正處于工作狀態。

  家住武漢市遠城區的喻女士拿起手機進行“雲”復診。“根據上次接診記錄,您因為蚊蟲叮咬出現了皮疹,現在怎麼樣了?”面對攝像頭,高婷婷一邊查看螢幕右側的挂號單,一邊通過視頻了解患者的皮膚現狀。

醫生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的互聯網醫院線上接診。新華社記者萬芃琦 攝

  “患者填寫地址,藥品隨即寄出,市內最快當天就能送達。”高婷婷説。

  武漢市第一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巍介紹,互聯網醫院涵蓋視頻問診、圖文問診、藥品配送、處方流轉等功能。“我們還引入了AI輔醫,負責在患者線上候診期間搜集其病史,以提升接診效率。”王巍説。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該院的互聯網醫院已有來自全國各省份超過76萬人次挂號,開出處方43萬余單,配送藥品29萬余份。

  武漢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武漢市共有15家醫療機構獲批互聯網醫院,提供線上問診、健康咨詢、慢病復診等服務。未來武漢還將著力建設數字化區級醫院,優化遠端診斷中心和遠端會診中心,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基層檢查、區級診斷”常態化。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66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