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5月2日電 題:閩東霞浦:好風景為致富帶來“好錢景”
新華社記者董建國
住民宿看星星、推門窗見大海、約好友騎行山間……福建寧德市霞浦縣三沙鎮東壁村依山傍海,以獨特美景成為觀光攝影勝地。
“越來越多的游客喜歡在這裡度過一段慢時光。”東壁村“拾間海”民宿老闆陳蜀曼説,“五一假日生意很火,要提前一週才能訂到房間。”
陳蜀曼説,三沙是遠近知名的“光影小鎮”,當地政府建成了旅游觀光産業園、旅游攝影點、攝影棧道等,還整修了馬拉松賽道。“每年到三沙參加馬拉松賽的選手和觀光攝影的游客數不勝數,不愁沒有客源。”
站在霞浦縣牙城鎮梅花村的山坡上極目遠眺,海面上,一艘漁船自遠處駛來,穿梭在星羅棋佈的竹竿圍網中,掠起一道長長的白色浪痕。再往裏走,數棟民宿依山面海、錯落排布。幾名游客漫步其間,感受海邊風光與田園意趣。
“節假日客人真是不少。”民宿經營者彭祖貴介紹,“過去山上土地只能種地瓜,村道不通,上下山全靠一雙腳,村民都想往鎮上搬。”
近年來,霞浦縣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探索民宿旅游發展新路徑,推動濱海景區民宿集聚發展,小山村開始了蝶變。“梅花村的房屋權屬分散,很多村民在外生活,大家對出租老宅有不少顧慮。”梅花村村委會主任黃朝榮介紹,先動員村民與村委會簽訂農房出租委託協議,再由村委會統一與民宿業主簽訂合同,“由村委會做中間人,既有效保障了村民利益,又降低了業主經營風險。”
民宿發展帶動了人氣。霞浦縣民宿行業協會會長鄭德雄説,目前霞浦已註冊的民宿有400多家。民宿發展帶動不少村民由農業轉向服務業,形成多業聯動、多業融合的鄉村旅游新業態,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黃昏時分,在霞浦縣松港街道北岐村的攝影點,夕陽余暉照在一大片灘塗上,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攝影點上,三腳架林立,“長槍短炮”密布,相機快門的咔嚓聲不時響起。據了解,依託優美的海岸線景觀和攝影資源,霞浦縣先後完成了十幾個攝影點建設,每年吸引60多萬人次前來觀光攝影。紛至沓來的攝影愛好者不僅帶動霞浦服務業的發展,也直接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加快推動‘旅游+攝影、民宿、文體、露營’多元業態發展,培育打造獨具特色的綠色富民産業。”霞浦縣文體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説,文旅産業已成為當地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