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4/ 12 07:34:47
來源:經濟參考報

深圳推進“老有頤養” 年輕城市積極“備老”

字體: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移民城市,但人口老齡化正在加劇。養老産業和老人消費市場蘊含着無限潛力。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出了要打造“老有頤養”的民生幸福標杆城市和構建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的新要求,賦予深圳“老有頤養”先行示範的時代使命。

  深圳高起點高質量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科學制定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不斷擴大優質供給,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初步建成了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頤養康養相結合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以先行示範的標準來謀劃建設高水平、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為全力推進“老有頤養”貢獻更多的“深圳經驗”。

  深圳未雨綢繆積極“備老”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常住老年人口94.07萬人,老齡化率5.36%。隨着第一批來深建設者逐漸老去和隨遷老人持續增多,社會老齡化和養老問題日益突出,成為民生問題“新挑戰”。據測算,到2029年,深圳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將達到149萬人,佔比10.52%,特區深圳將正式步入老齡化。

  深圳市民政局局長熊瑛説,從“老有所養”到“老有頤養”,深圳積極擘畫“銀發”智慧養老藍圖,科學把握深圳人口老齡化規律和特點,抓住關鍵“窗口期”,推動社區養老與居家養老協同發展,建設老年友好型城市,真正做到讓養老更“智慧”、讓晚年更幸福,讓群眾獲得更幸福更有尊嚴的養老生活,全力構建“老有頤養”的民生幸福標杆城市。

  近年來,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深圳這個以年輕著稱的城市正未雨綢繆積極“備老”,超前謀劃、前瞻布局,以《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為綱領,建立全市統一的智慧養老服務管理&&,凝聚政府、社會、家庭三方合力,做實政府保障基本、居家社區聯動、機構專業照護三種服務,建成覆蓋市、區、街道、社區、小區、家庭6個層級的養老服務網絡,打造都市養老新模式。

  截至目前,深圳共有養老機構76家、養老床位1.4萬張(其中七成是護理型床位),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49家、星光老年之家337家、長者飯堂和助餐點400家、社區黨群服務中心665家,居家養老消費券定點服務機構75家,實現了社區為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到2025年底,深圳將實現全市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全覆蓋、老齡化社區長者服務站全覆蓋,步入老齡化或老年人口達到一定規模的小區服務點全覆蓋。

  深圳還打通醫養康養服務高標準融合的“中梗阻”,構建“預防、治療、照護”三位一體的老年健康服務模式。截至去年,深圳全市76家養老機構中共有醫養結合機構26家,18家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聯體管理,與轄區綜合醫院建立雙向轉診服務。全市還累計建立家庭病床11376張,共有794家社康機構開展家庭醫生服務,組建了3700多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三類重點人群,家庭醫生服務簽約率超過95%,深圳養老機構和日間照料中心也都實現了醫療衞生服務全覆蓋。

  深圳養老服務很“智慧”

  老年人不慎摔倒,輕按智能手錶3秒,康養管家第一時間在線回應;頤年卡“滴”聲一響,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優先窗口就醫,老年人可在深圳市內一卡通行……在特區深圳,智慧養老服務&&的建設,推動了智慧科技産品研發和老年人智慧科技産品的應用,也打造了越來越多頤年卡應用智慧場景:“慧打車”讓老人出行一鍵叫車,長者飯堂引進“智廚娘”機器人掌廚,“天威管家”智能終端進了家庭,小區變身沒有圍墻的康養院。

  可以説,科技賦能養老,為“老有頤養”貼上了智慧標籤。從智慧養老頤年卡到居家養老智能應用場景,從高齡老年人津貼到家庭適老化改造,深圳這座“科技之城”處處涌動着“智慧養老”的生機與活力,都市養老産業鏈供應鏈都處在數字化升級新階段,為發展智慧養老大産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技術進步是養老服務的有力支撐。深圳全力推進“智慧養老”服務,支持鼓勵企業創新研發老年科技産品、智能養老設備,為養老服務業發展提供科技助力。目前,深圳共有12個街道和寶安區、龍華區入選國家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街道和基地,有7家科技公司入選國家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企業。在智慧健康養老産品方面,深圳有8家企業共12批次産品入選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産品及服務推廣目錄》,産品涉及血壓監測類、社區自助體檢設備、智能養老照護設備等9個類別。

  熊瑛告訴記者,民政部門正在全力推進智慧養老服務&&建設。作為深圳智慧民政信息化&&的重要板塊內容,智慧養老服務&&致力於通過“一卡清算、一網統管、一站式服務”,實現政策精準匹配、服務精準對接、監管高效智能,通過統籌推進規範、多級聯動的智能化服務、大數據應用、全流程監管,讓全體老年人共享智慧城市發展成果。其中,包括養老服務(疫情防控)信息系統、高齡老人津貼系統、養老服務需求調研管理系統等多個子系統已上線運行。

  高起點高質量推進“老有頤養”

  去年8月,深圳市老齡智慧科技産業園面向大灣區運營啟航。園區主要由老年大學區、科技創新區、智慧物聯網展示區、高端生物醫療實驗室、老年人能力評估中心區、老齡智能科技産品直播展銷區、智能化養老實驗基地等組成,旨在推動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智能化升級,打造大灣區智慧養老産業的新高地和新標杆。

  園區負責人吳澤彬介紹説,園區聚焦居家養老服務的産業鏈供應鏈,産業聯盟企業達到50多家,覆蓋社區養老全周期全鏈條,將輻射大灣區上千個社區長者中心、近200萬養老長者。預計園區運營後,將帶動産業鏈總産值達千億元以上,産業鏈就業人口超過5萬人,成為面向大灣區的養老數據中心、總部運營中心、標準開發中心和交易展中心,為深圳建立更多全國示範性智慧養老社區提供創新支撐和産業支撐。

  打造“老有頤養”的民生幸福標杆城市,以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享、老有所樂”為願景,深圳按照“構建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要求,將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促進醫養康養相結合,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作為基本原則,構建了多層次、全覆蓋、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網絡,初步建成了以街道長者服務中心、社區長者服務站、小區長者服務點輻射家庭的“一中心多站點”四級服務網絡,初步搭建了家庭適老、社區養老、社會助老、康養醫養融合的養老服務鏈。

  深圳不斷優化養老服務營商環境,截至2022年6月,深圳備案的養老機構中民辦及公建民營養老機構佔比八成以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九成以上交由社會力量運營,為發展高質量養老産業提供了創新動能。

  政府定期發布基本養老公共服務清單,聚焦全鏈條養老服務,組建深圳養老産業發展基金,讓特區老人“老有頤養”。依託智慧養老服務系統,整合養老産業資源,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推出養老服務數字化集成化方案,讓幸福養老、普惠養老、智慧養老造福更多老人和家庭。

  開展“老有頤養”指標評價體系研究,讓“老有頤養”可感知、能量化、可評價。制定實施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標準。組織開展全市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質量評價,全面提升服務質量。與此同時,深圳還積極推動養老服務專員工作服務規範、家庭適老化改造和管理規範、長者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等養老服務標準制定工作,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規範化發展。(記者 李曉玲)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130112951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