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4/ 06 19:53:39
來源:新華社

“種風景”的新農人|“茶海園丁”:茶園變公園

字體:

海報製作: 新華網江西頻道

  新華社南昌4月6日電(記者劉楊 朱雨諾)仲春的江西省浮梁縣,舉目皆是青翠連綿的茶山。從空中俯瞰,一壟壟茶田構成了巨幅的綠色五線譜。穿梭其中的茶農,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協奏出一碧萬頃的茶海歌謠。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讓浮梁茶葉名噪千年,延亙至今。

視頻記者:胡晨歡

  記者來到浮梁縣進來茶葉專業合作社,放眼望去,只見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茶樹隨地勢起伏蜿蜒生長,碧波滔滔,似綢緞披掛在山丘之上。這座茶園位於浮梁縣鵝湖鎮界田村,佔地面積約1000畝,茶樹品種以“迎霜”為主,出芽早、葉嫩、茶香馥鬱。

  “我們這裡的每塊茶田之間都用樹隔開,這樣茶田更加美觀、更具觀賞性,同時茶園內部可以進行生態循環,形成共生關係。”浮梁縣進來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姍姍介紹着她的有機茶園,語氣中滿是自豪。

  3月23日,浮梁縣進來茶葉專業合作社的茶農在採茶。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攝

  眼下正是採茶季,茶山上除了辛勤勞作的茶農,一批批游客也紛至沓來。茶山層疊滴翠,林海起伏蔥鬱。徜徉茶海之餘,有的游客也學着茶農的模樣,瞅準一芽一葉,一捏一提,鮮葉便落入掌心,隨手投入簍中,不一會兒,茶簍裏就堆起一片青綠。

  浮梁的茶園不僅受游客歡迎,還吸引了一些藝術家前來創作。在浮梁縣臧灣鄉寒溪村的史子園小組,由藝術家馬岩松創作的藝術裝置《大地之燈》佔據着整個茶山附近的制高點,與遠處的天、近處的山虛實相映,猶如在茶葉上漂浮。

  3月23日,浮梁縣進來茶葉專業合作社的茶農在採茶。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攝

  “這個作品和周圍環境相得益彰,很多人專程過來打卡拍照。”寒溪村黨支部書記謝恩安説。《大地之燈》旁邊,種滿了2000多畝如海浪般綿亙不絕的茶。

  “茶農種茶時有講究,之所以種成一排一行、一浪一浪的樣子,一是方便生産作業,二是更有觀賞性。”謝恩安説。

  史子園的茶山上還修建了高低不同的觀景&,游客可以登高望遠,拿起相機,用鏡頭定格醉人的景、迷人的綠。

  徐姍姍説:“除散客以外,一些企業、學校也經常組織員工、學生來我們這裡研學體驗,去年茶園共接待了5000多名游客。”

  徐姍姍介紹,她的茶園以“公司+合作社+茶農”的模式運營,公司主要進行茶葉銷售和茶文化傳播,合作社負責種植和生産,茶農則加入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就業、分紅等方式增收。

  眼下,浮梁縣進來茶葉專業合作社正在打造瓷與茶結合的田園綜合體景區。游客不僅可以體驗採茶、制茶,更能用自己創作的茶具飲茶。徐姍姍希望通過文旅融合進一步打響“浮梁茶”的名號,帶動周邊鄉村振興發展。

  “我們的目標就是把茶山變金山,茶園變公園。”謝恩安説,未來他們將讓藝術與農業交織、旅游與茶業融合,豐富本地的休閒農業形態,蹚出“種風景”的新路子。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130112949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