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4/ 01 21:48:12
來源:新華網

丁埂遺址現罕見虎紋刻符石鉞

字體:

  新華社南京4月1日電(記者朱國亮)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丁埂遺址發現一塊極為罕見的兩面刻有虎紋、卷雲紋和飛鳥紋的良渚文化時期的石鉞。

  這是記者從1日召開的丁埂遺址考古現場專家諮詢會上了解到的。與會的16名來自國內多個考古研究機構以及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考古專家均&&,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刻有這種虎紋圖案的石鉞,認為這一石鉞或是一種權力象徵,對研究太湖西岸良渚文化社會複雜化進程具有重大學術意義。

  丁埂遺址位於宜興市周鐵鎮東北部,緊鄰太湖西北岸,是太湖西岸首次發現的濱湖瀕水型良渚文化規模聚落遺址。遺址原分佈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現殘余面積約1萬平方米,於2020年在工程開發中發現。2022年8月,經批准由無錫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中1800平方米進行發掘,今年3月初發掘工作完成並驗收。

  無錫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寶山介紹,發掘顯示,丁埂遺址有多個文化層,最遠可追溯到距今約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發現並清理出良渚文化時期的石器329件、石質和骨質箭鏃73件、完整的網墜436件,另外還有大量陶器、玉石器。

  虎紋刻符石鉞是此次發掘最為重要的發現。記者現場看到,石鉞兩面圖案相似,一面上層為虎紋,中間是卷雲紋,下層為飛鳥紋;另一面上層為飛鳥紋,中間為虎紋,下層為卷雲紋。劉寶山説,這些圖案均為單線刻畫,不見重筆,少見飛筆,線條較為流暢,推測刻畫工具為硬質尖狀石器。

  與會專家&&,這一石鉞形制是典型良渚文化石鉞,鳥紋、卷雲紋過往都有發現,但這種虎紋極為罕見。石鉞發現於祭祀高&之上,有破損痕跡,應是使用過,但又不是經常使用,推測可能是某種權力象徵,認為這一刻符石鉞的發現對於研究良渚文明的精神文化、崇拜信仰以及美術史提供了新的材料,而丁埂遺址的發現也為太湖西部文明探源工程打開了一扇窗。

【糾錯】 【責任編輯:劉笑冬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109112948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