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2/ 30 10:29:56
來源:新華網

20年,他用鏡頭記錄太行山村振興之美

字體:

  新華社石家莊12月30日電 題:20年,他用鏡頭記錄太行山村振興之美

  新華社記者馮維健

  寒冬時節,北風呼嘯。在河北省邯鄲市涉縣,46歲的攝影愛好者路海東冒着嚴寒,背起相機,帶上航拍器,駕車早早出了門。

  “好天氣不等人,一分一秒都不能錯過。看!這朝霞映照着村莊、梯田、道路,多美!”站在涉縣王金莊梯田觀景&上,路海東輕輕按下無人機的拍攝鍵,記錄下眼前這幅冬日山村美景。

  河北涉縣王金莊梯田雪後景色(無人機照片)。路海東攝

  在路上,才能邂逅美麗的風景。“我從2002年開始拍攝這些藏在大山裏的村莊。20年的時間裏,我的足跡遍佈太行山深處的100多個村子,拍攝了10萬多張反映鄉村風貌的圖片。”路海東説,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記住鄉愁,用一名鄉土攝影師的視角記錄太行山村的振興路。

  近幾年,隨着短視頻的興起,路海東記錄鄉村的方式開始轉變。2017年,他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架無人機。2018年,他開始進軍短視頻領域。就這樣,一個個小山村隨着他的作品在網上出了名,“飛”出大山。

  涉縣更樂鎮大洼村是一座傳統“石頭村”,村裏的房屋幾乎全部由石頭搭建而成,古樸自然。2019年4月,路海東創作的一條題為“石頭王國的慢生活——大洼村”的視頻在互聯網&&獲得眾多網民關注。一時間,到大洼村看“網紅橋”、觀古村落、賞夜景、品嘗特色美食的游客絡繹不絕,曾經無人問津的小村莊成了“網紅打卡地”。

  河北涉縣大洼村“網紅”石頭橋(無人機照片)。路海東攝

  那一年的五一小長假和國慶黃金周,大洼村接待的各地游客超過10萬人次,村內農家樂客棧爆滿。2019年,大洼村旅游綜合收入超過200萬元,依託旅游産業增加就業125人,村民人均增收6000多元。

  為了拍攝大洼村,路海東用了整整3年。他先後去村內采風150次,無論春夏秋冬,人們總能見到他的身影。在大洼村的帶動下,周邊的王金莊、劉家村、後何村等村莊也開始發展鄉村特色旅游,成了熱門打卡地。

  河北涉縣大洼村冬季夜景(無人機照片)。路海東攝

  位於清漳河畔的莊上村,也是路海東“出片”較多的村子。金黃的油菜花海、美麗的稻田畫、一碧萬頃的清漳河國家濕地公園……在這裡,路海東用自己的攝影技術定格一年四季的田園風貌,繪製出專屬於莊上村的“二十四節氣圖”,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到這裡觀賞稻田畫,品嘗特色美食。

  時間長了,路海東也和村民成了一家人。驅車幾十里到村裏拍攝,趕上飯點,會有村民邀請他到家裏吃頓家常飯。“海東就是俺們村的義務宣傳員,有了他,村裏的旅游越來越紅火。”涉縣莊上村黨支部書記劉方明説。

  如今,經過幾年的發展,莊上村成了旅游村,與周邊幾個村連成了“農旅産業走廊”。這裡不僅有冷水魚養殖、設施蔬菜等産業,還有農家樂、鄉村民宿、觀光園等多種休閒農業新業態,實現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河北涉縣莊上村彩色稻田畫(無人機照片)。路海東攝

  20年裏,路海東的拍攝設備從膠卷相機到單反相機、無人機,鏡頭裏的一個個小山村越來越美,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作為一名鄉土攝影師,如今路海東的“抖音”粉絲量超過了20萬。“我從小就在太行山區長大,我的根就在這兒。我願意用自己的鏡頭一直記錄下去,讓更多的人愛上這片土地。”路海東説。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60112924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