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9/ 17 15:19:48
來源:新華網

追尋蔣正全烈士的足跡:他一直這樣溫暖他人

字體:

  新華社重慶9月17日電(記者李松、周思宇)今年8月8日,陜西西安閻良區,一輛車不慎衝入水庫,44歲的重慶在陜務工男子蔣正全與同行工友聽到呼救聲後,奮不顧身跳入水中救人。最終,車內5人被成功救起,蔣正全卻不幸犧牲。

  蔣正全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的感人事跡,溫暖了重慶、西安兩座城,感動無數人。近日,蔣正全被追認為烈士,記者來到他的家鄉重慶市江津區朱楊鎮板橋社區,在親人、朋友的回憶中,追尋這位救人英雄的溫暖足跡。

  “他救人是一種本能”

  蔣正全雖已去世一個多月,但至今仍有不少親戚朋友到府悼念。“他救人就是一種本能,他會有這種選擇,我一點都不意外。”蔣正全的初中同學蔡曉光説,“我知道蔣正全的性格,如果不去救,他反而會良心不安。”

  在蔡曉光記憶裏,蔣正全就是個肯幫忙的人。趕上村子裏的河漲水,看到鄉親們過河可能有意外,蔣正全往往會守在橋邊,看到有人要過河,就會上前扶一把。有的孩子小,看到水流急了會害怕,他就把娃兒抱起來過河。

  蔣正全從小身體比較瘦弱,父母想讓他長得壯實些。“其實這些年哥哥到處打工,每天起早貪黑,就沒有壯起來過。”蔣正全的妹妹蔣正英説,“但只要一回到家裏,不管鄰里鄉親有啥子大事小情,能用得上他那一把子力氣的,哥哥從來沒説過‘不’字。”

  從幫人下田打谷子、曬谷子,到和大夥兒一起搬磚瓦、砌房子,再到幫人幹其他的事情,鄉親們都知道蔣正全實在、樸實、隨喊隨到。

  父母説,這並不是蔣正全第一次下水救人。有一年在貴州打工,同樣遇到有人落水,蔣正全也是毫不猶豫衝了下去……“這還是過了好久,他給我簡簡單單提過一嘴,我才曉得有這個事情。”蔣正全的父親蔣忠雲説,“他覺得這是件‘小事’,自己又沒有受傷,根本沒放在心上。”

  “我爸爸棒棒”

  在蔣正英的微信中,蔣正全的一則則留言生動樸實、有人情味:今年酷暑,妹妹關心在建築工地的哥哥“在外面不要熱到了”,哥哥回復“肯定是熱,沒得法,要幹”;哥哥發資訊提醒妹妹“辰辰要過生日了,記得給他訂個生日蛋糕”……

  常年在外打工,讓蔣正全和兒子小辰聚少離多。但每次回家,他抓緊時間和小辰玩在一起、聊在一起。門前的院壩上,他們一起下象棋、一起踢足球,留下了父子倆快樂的時光……

  溫暖的父愛,讓孩子從小養成了開朗大方的性格。這次爸爸救人去世後,別人來安慰他,小辰雖然還不懂得“英雄”的真正含義,但他像個小大人一樣豎起了大拇指説:“我爸爸棒棒!”

  “他從來都是怪自己做得不夠好”

  自打初中畢業之後,農家娃蔣正全早早成了一家人的“頂梁柱”,他學過開車,到建築工地做過鋼筋工、木工……這些年在外到處打工,最遠到過新疆。“每次回來他都會給爸媽和兒子帶回生活費,自己卻過得很節儉。”蔣正英説,他牽挂親人,卻很少操心自己。

  蔣正英回憶説,自己剛打工時,哥哥擔心自己錯過飯點,“晚上就提著盒飯蹲在廠門口等我,就是為了讓我吃上一口熱乎飯”。

  “今年1月份,小辰放學後,奶奶在校門口沒有接到孩子,班主任趕緊給身在外地的蔣正全打電話。”蔣正英説,後來才知道是有老師把孩子送回了家,和奶奶在路上錯過了。“我聽得出他心裏很著急,卻不斷反過來安慰我,説孩子都9歲了,認識回家的路了。他心疼孩子,從來都是怪自己做得不夠好,從不會埋怨家裏人。”

  今年5月份,蔣正全來到西安打工,原本打算掙些錢,就回老家,以便就近照顧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沒想到,他最終將生命定格在那片舍己救人的水域。

  救人英雄蔣正全的選擇,讓人們肅然起敬。他把老實本分、樂于助人當成了一種自覺,在一件件小事中傳遞著生活的溫暖。

  9月13日,《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評定蔣正全為烈士的批復》發布,同意評定蔣正全為烈士。

【糾錯】 【責任編輯:李志強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619112901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