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7月26日電(記者王長山、丁怡全、胡超)瀾滄江奔騰不息,大柱山高聳入雲。
大瑞鐵路東起雲南大理,西至雲南瑞麗,全長330公里,分大理至保山、保山至瑞麗兩段建設。位於保山市境內的大柱山隧道全長約14.5公里,是大瑞鐵路的重點控制性工程。這條隧道地質環境複雜,堪稱“地質博物館”,具有高地熱、高地應力、高地震烈度和活躍的新構造運動、活躍的地熱水環境、活躍的外動力地質條件、活躍的岸坡淺表改造過程的特徵。
2022年7月22日,大瑞鐵路大保段通車。當年奮戰的一幕幕場景,如過電影般出現在大柱山隧道建設者眼前。
“隧道位於橫斷山南段,穿越6條斷裂帶,綜合了複雜斷層、突泥涌水、軟弱圍岩大變形、高地熱、岩爆等風險。”中鐵一局大瑞鐵路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劉昕華説,這註定我們要和各類艱險情況打交道。
向大柱山隧道深處掘進。牛榮健 攝
2008年8月,工程開工。由於特殊的地形、地貌,大柱山隧道沒有豎井、斜井等輔助施工條件,只能從進、出口兩端掘進。最大獨頭掘進8.3公里,為解決施工棄渣、通風、排水難題,施工人員在正洞左側30米處,平行建設長約14.2公里的平導。
中鐵一局大瑞項目經理部二工區負責從隧道的進口端掘進;三工區負責從出口端掘進。“大柱山隧道開工建設時,預計工期5年半。”中鐵一局大瑞鐵路項目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劉小榮説,後因地質條件惡劣,工期一度調整為8年,又再度調整為14年。
隧道開工4個月後,意氣風發的徐國軍來到三工區參與建設工作。“剛開始,進出口兩端掘進都比較順。”認真地幹着監測瓦斯工作的徐國軍認為隧道如期貫通沒太大問題。
工程按計劃推進,“攔路虎”逐漸出現。2009年6月,建設者迎來一大考驗——瓦斯。
在出口端開挖400米左右時,檢測儀器報警:隧道內出現瓦斯氣體。劉昕華説,經確認,這段隧道圍岩為煤係岩層,有産生瓦斯氣體的條件,隧道內瓦斯濃度0.35%左右,屬低瓦斯段。
瓦斯濃度雖不太高,但三工區建設者絲毫不敢怠慢。因隧道是獨頭掘進,通風條件差,局部地段可能出現瓦斯積聚,瓦斯濃度如超過5%,就很危險。這讓徐國軍十分緊張,掘進速度也大幅放緩。
經周密安排,施工單位加強隧道內瓦斯的濃度監測和通風。每1小時就要測試1次瓦斯濃度;裝填炸藥前、放炮作業前、放炮作業後都要測瓦斯濃度;對施工人員加強培訓和防護……徐國軍每天繃緊神經,忙碌起來,為保障施工安全,工作一絲不茍。
施工中,中鐵一局嚴格按照要求,建立嚴格門衛制度,加強進出洞管理,嚴禁火源及無關人員進洞。最終,用了14個月,安全通過長約1.3公里的瓦斯段。
“安全問題只有滿分或0分,沒有99分。”二工區安質部部長葉文説,開工到貫通,沒發生過重大傷亡事故。
大柱山隧道建設者慶祝隧道貫通。牛榮健 攝
剛到大柱山時,28歲的劉昕華滿頭黑髮。如今40多歲的他拿當時的照片和現在的樣子對比,多數人會誤認是兩個人。
“當時,頭型是三七分。現在是零分,無發可分了!”劉昕華説,每掉一根頭髮,隧道工程就往前推進一步,這樣光頭值得了。14年間,先後有8000多名鐵路建設者在大柱山隧道建設工地奮戰過,他們像劉昕華一樣,把青春和汗水奉獻給了這片大山。
江邊山坡簡單平整一下,立起板房,建起工棚;幾平方米的屋內一櫃一床一桌已算奢侈;吹着江風,就當享受;遠離都市,沒有繁華……建設者就在洞口處山坡上安營紮寨。
“在臨時板房前,當年工人們栽下了一棵小樹苗,如今已長成了參天大樹。”二工區職工任陽陽説,這棵樹陪伴着大家成長,見證隧道建設的風風雨雨。
杜偉峰剛來的時候,看到環境艱苦,萌生過離開的念頭。後來經歷幾次隧道搶險,感受到團隊力量。“大家一起經歷過生死,不能在隧道貫通時缺席。”隧道正洞貫通後,他與兄弟們相擁而泣。
“擊穿大柱山”是這群鐵路建設者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題。在遠離城市的隧道工地,也有美麗浪漫的事情,成為大山裏的一抹亮色。
因為愛情,2008年,21歲的任陽陽跟隨男朋友李俊的步伐,進入了中鐵一局工作,緊接着兩人一起被派到大柱山。“看到大柱山時,人都懵了。”從小在河南長大的任陽陽,未見過如此險峻的山峰,幸好有愛人做伴,堅定了堅守大柱山的決心。2010年,二人結婚。如今,任陽陽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大柱山隧道建設者與大瑞鐵路大保段列車合影。牛榮健 攝
杜偉峰則在大柱山項目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他的妻子張翠在三工區擔任工程部資料員,2012年杜偉峰和張翠在三工區的工地上舉行婚禮。“沒有遺憾,能和他一起參與到大柱山隧道這樣的工程中,很自豪。”張翠説,看中的就是杜偉峰身上踏實、認定目標不放鬆的精神。
……
2019年6月26日隧道平導貫通;2020年4月28日隧道正洞貫通;2022年7月22日,大瑞鐵路大保段通車。
火車通過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僅需幾分鐘。為了這幾分鐘,建設者在深山中堅守了十多年。
“大柱山隧道都被我們打通,以後打別的隧道,應該都沒問題了。”劉小榮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