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5/ 15 14:29:32
來源:新華網

用我殘余的視力,做盲人朋友讀書的“眼睛”——走進視障患者張娜的讀書世界

字體:

  新華社石家莊5月15日電  題:用我殘余的視力,做盲人朋友讀書的“眼睛”——走進視障患者張娜的讀書世界

  新華社記者 馮維健

(視頻記者:張碩)

  “夢想的實現是四季輪迴中一朵春花的綻放,是歲月河流中一個涌起的浪……”在“生命陽光之為愛讀書”微信公眾號,一系列雜文、散文被朗誦者用輕柔的嗓音讀了出來。

  誦讀者名叫張娜,來自河北滄州東光縣,由於先天性視力障礙,從小就看不清東西。

  張娜在閱讀盲文圖書。(受訪者供圖)

  “當時我基本通過聲音來學習,聲音對我無比重要。”張娜説,讓自己感動的是,好心的同桌經常幫她把文字讀出來,老師講課的時候還特意放大聲音或放慢語速。

  為了讓女兒能跟上學校課程,沒上過學的母親高桂蘭,從零開始,和女兒一起學習,再一點點講給她聽。終於,張娜的成績慢慢趕了上來。

  儘管高中畢業後,張娜沒有繼續讀大學。但她仍沒有放棄學習,堅持每天讀書,利用助視器,把臉貼到書本上,就這樣一點一點汲取書本裏的“營養”。

  張娜喜歡寫作,剛參加工作那年,她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寫成一篇文章投給廣播電台。幾天后,這篇文章被播出。有很多聽眾給她來信,鼓勵她實現夢想。

張娜利用助視器讀書。(受訪者供圖)

  為了彌補沒有上大學的遺憾,張娜開始自學大學課程。經過3年的努力,她拿到了大專文憑;又用3年時間,她獲得本科畢業證和學士學位。此外,她還學習了計算機操作技能,現在不僅能快速盲打,辦公、圖像、音視頻處理等軟體也能操作自如。

  在張娜的臉上,笑容越來越多。她覺得應該把讀書的快樂分享給那些和她一樣的人。

  2013年,張娜萌生了利用網絡為盲人誦讀的想法。用自己殘余的視力讀書,做盲人朋友們的“眼睛”,讓他們在有聲讀物裏收穫知識,笑對人生。

  為此,張娜購置了電腦、錄音設備,於2014年11月,開通了“生命陽光之為愛讀書”微信公眾號。

  最開始的時候,錄音、配樂、上傳全是張娜自己完成,對於視力僅有0.02的她來説,由於看的速度跟不上語速,每篇文章她都要熟讀才開始錄音。即使這樣,還是會讀錯,只能反反復復,一遍遍從頭來。一篇幾分鐘的作品,她要花費半天時間。

  雖然過程繁瑣,但張娜樂此不疲,她始終堅信,困難有限,愛心無限,只要能幫大家獲得閱讀的快樂,一切都值得。

  張娜和讀書志願者交流探討。(受訪者供圖)

  張娜還鼓勵讀者寫作、朗讀,在她的公眾號上發布。一些像她一樣的視障人士,慢慢從聽眾變成參與者。“現在有50多個讀書志願者,來自北京、上海、河北、四川等地,我們從素不相識到成為書友,經常彼此分享讀書心得。”張娜説。

  微信公眾號開通以來,已推送有聲作品1400余篇,擁有近2000名聽眾。“我沒有美妙的聲音,沒有精湛的朗誦技巧,但是我有一顆火熱的心,我願意為愛讀書,為黑暗中行走的朋友們帶去一絲光明。”張娜説。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5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