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5/ 13 18:19:50
來源:新華社

千年文物“嗨”起來丨古典與現代的碰撞 在玩樂中品味歷史

字體: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雲鬢珠翠,禮和萬方。文物不僅述説著歷史,也蘊含著華夏文明的豐富情感。當文物穿越千年,與當代潮流碰撞,又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國際博物館日到來前夕,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去看看吧。

  “考古+食玩”,在體驗中感受歷史

  方形、方口、大沿,卷角羊頭與羊頸從肩部四角伸出,羊身與羊腿則附著于方尊腹部及圈足上,這是我國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四羊方尊。

  器表布滿纖細的雲雷紋,頸部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四角和四面中心線處用扉棱遮掩接鑄痕跡,一眼望去動靜結合、渾然一體,被譽為青銅器典范。

  但四羊方尊在入藏博物館前,命運卻甚是坎坷。中國國家博物館經營開發部副主任、國博(北京)飲食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飛介紹,1938年春天,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省寧鄉市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山村,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方尊未能在戰火中得以保全。在一次空襲中,一顆炸彈在方尊不遠處爆炸,把它炸得支離破碎。直到1952年,經過兩個多月的修復,國寶才重獲新生,3000多年前的瑰麗身姿也得以重現人間。

  “怎樣讓四羊方尊‘活’起來,讓更多年輕人走近它、了解它?”今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主打“考古+食玩”的四羊方尊考古巧克力,將文物元素融入現代産品設計。

  戴上一次性手套,用小鏟子一下下挖出盒中用餅幹碎做的“泥土”,由巧克力制作而成的四羊方尊緩緩露出真容……“在玩樂中感受文物的美好寓意,在不知不覺中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這種創意方式引發年輕人的共鳴。”廖飛説。

  “四海承平,時和歲豐”,文創引領國風潮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內,有一件名為“乾隆霽青金彩海晏河清尊”的瓷器。肩頸之間雕貼有一對白色的展翅剪尾燕子,器身以霽青色釉打底,金彩繪蕉葉、纏枝花卉、粉彩仰蓮紋、聯珠紋等紋飾顯得有序而不失莊重。

  海晏河清尊之所以珍貴,還因為它是一件罕見的宮廷遺珍。在圓明園內有座“海晏堂”,意在祈福天下太平,國泰民安。海晏河清尊就曾被安放其中,祈求“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盡管有著安樂祥和的寓意,海晏河清尊卻見證了中國近代百年的屈辱歷史。中國國家博物館經營開發部副主任、國博(北京)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曉雲介紹,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掠時,海晏堂淪為一片廢墟,這尊海晏河清尊卻奇跡般地保留了下來。

  “海晏河清尊背後的歷史故事值得銘記,而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文化同樣值得傳承。”朱曉雲介紹,近年來,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文創方面力求傳統美學與當代生活元素的碰撞,以海晏河清尊為原型創作的海晏河清香薰,以瑪瑙翡翠搭配點綴,手工制作而成,並且在內部復刻了唐代香囊的萬向軸技藝。年輕人佩戴于身也好,或挂在車上也好,一步一搖,步步生香。

  “海晏河清尊與中國獨特而文雅的香文化交織,並將古代香囊的萬向軸技藝融入文創産品,既有獨特的外觀,又蘊含著四海承平,祈福平安的美意,文物和文化的碰撞契合了年輕人的需求,深受喜愛。”朱曉雲説。

  “刻辭卜骨風暴瓶”,穿越時空連古今

  古人曾以獸骨、龜甲卜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藏品中,有一塊殘斷的牛肩胛骨,正、反面刻滿長篇卜辭,字口涂朱,其中的一條卜辭具備商甲骨卜辭的完整程式,即前辭、命辭、佔辭與驗辭,實屬罕見。

  “甲骨文是現存中國最早的一種文字,保留了古人的稚拙之氣。”朱曉雲介紹,這塊“卜骨”殘存180余字,是我們研究商代地理、方國及軍事制度的依據,正可補史記之缺,堪稱“甲骨之王”。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座物化的發展史,而文創為歷史走進大眾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天貓旗艦店中,有一款刻有甲骨文的天氣瓶,小巧而新奇,關注度頗高。其造型提取甲骨外形輪廓,還原千年古韻,瓶身兩面提取甲骨文紋飾,雄渾大氣的甲骨文以金畫紙的方式還原呈現,倣佛穿越于時空之中。

  朱曉雲介紹,甲骨文天氣瓶的制作原理,是通過在玻璃瓶中注入蒸餾水、酒精、硝酸銨、氯化鉀和樟腦等組成混合液,外界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會引起瓶內物質産生結晶變化,從而呈現出不同狀態來顯示天氣情況。

  “以文創‘嗨’起來,帶動文物‘活’起來。未來,中國國家博物館將繼續以館藏資源為基礎,助力中國各博物館文創發展,整合、盤活優秀文化資源,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朱曉雲説。

  策劃、統籌:梁文雅

  記者:尹思源

  海報:馬知遙

  視頻:黃博涵

  編輯:李依倫

  終審:何莉

  素材提供:中國國家博物館

【糾錯】 【責任編輯:吳咏玲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4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