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5/ 06 07:29:0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他們奔“滬”而來,他們全力以赴

字體:

  5月伊始,上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清零攻堅效果日益顯現,社區傳播風險得到有效遏制。

  階段性成效背後,是全國22個省份3萬余名醫務人員和重症專家從四方奔“滬”而來,相守偕行。核酸採樣點、方艙醫院、定點醫院……在抗疫各個重要崗位和環節中,他們和滬上醫務工作者並肩奮戰。如今,他們的身影依然堅守在緊張的援滬一線,和上海這座城市一起風雨同舟。

  日夜馳騁,採檢一線有“戰力”

  往返于上海、湖州兩地,G50滬渝高速見證了浙大邵逸夫醫院ICU護士張維鑌和同事們的日夜奔波。

  3月28日,張維鑌作為援滬核酸採樣醫療隊的一員隨隊出徵上海。這支隊伍由浙大邵逸夫醫院副院長黃翯帶隊,由256位隊員組成。他們已在上海閔行、浦東、楊浦等區域及浙江嘉興連續作戰一個多月,每人平均採樣約500人次。4月23日,這支隊伍中又有122人自願留下加入第二批援滬醫療隊,前往黃浦區小東門街道繼續奮戰。

  一個多月來,還有許多來自上海周邊的援滬核酸採樣人員,或是日夜兼程往返于兩點一線,或是堅持駐守,為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排風險、做“體檢”。“大白”們在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下始終保持著戰力、定力,與上海市民共克時艱,架起兄弟省市間溫暖互助的橋梁。

  輾轉在各個街道和社區,在緊張的採樣任務中,張維鑌和同事總能碰上一些可愛的上海市民。張維鑌坦言,核酸採樣工作往往時間長、強度大,為了保障檢測的準確率,取樣的力度有時可能會給居民帶來些許不適感。“我記得有個女孩在咽拭子採樣完後有些不適應,我的內心倍感抱歉,但沒想到,她壓住喉嚨的不適,還是回過頭笑著對我説:謝謝,你辛苦了。”

  同樣奔“滬”的,還有江蘇援滬常駐醫療隊採樣一隊。3月31日晚,隨著同事們陸續收到出發援滬的命令,來自連雲港市灌雲縣人民醫院的吳迪意識到,“支援”的號角吹響了。當晚23時整,載著304名江蘇援滬醫療隊員的車隊準時出發,目的地——上海。

  據吳迪介紹,這批援滬隊員“身經百戰”,有多人援助過武漢抗疫,且以“90後”“00後”居多。他們每天往返于蘇州駐地與上海之間,日常車程超過3個小時,並且採樣工作都是臨時安排,隨時待命。

  自3月28日以來,江蘇援滬常駐醫療隊採樣一隊共派駐1500余人支援上海核酸篩查。“五一”當天,採樣一隊共派出1000多名隊員在浦東新區、徐匯區13個鄉鎮702個點位開展採樣,共計採樣22萬余人。

  事無巨細,方艙救治有“溫度”

  打雞蛋、放調料、微波爐加熱……早飯時間,在上海臨港方艙醫院,江蘇援滬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們,熟練地為老年患者做了一份雞蛋羹。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變化,上海將部分方艙醫院“更新換代”,用于接收普通型以上感染者以及高齡感染者。4月5日晚,臨港方艙醫院正式開艙,設計床位1.36萬張,有2000張升級床位。其中,江蘇援滬醫療隊就負責其中的“半壁江山”,共計1000張。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黃英姿説,對于高齡患者來説,醫療救護是一方面,生活起居、飲食習慣同樣重要。除了雞蛋羹,他們還為患者準備了流質或半流質食品。

  “傾盡全力、共同守滬,滬陜同心、抗疫必勝!”4月15日上午,陜西援滬醫療隊1591名醫務人員分批乘坐G1922、G1926次列車前往上海。出徵儀式上,醫療隊嘹亮的口號在西安北站久久回蕩。

  4月15日晚,陜西援滬醫療隊抵達上海,絕大多數隊員為省內三級醫院骨幹力量。4月19日,陜西援滬醫療隊的220名醫護人員正式入駐奉賢區“零號基地”方艙醫院二期。

  領隊的陜西省寶雞市中醫醫院副院長李銀太介紹,這支220人的小分隊裏有大約180位護理人員,基本上都是女同志。她們要為患者進行繁重的基本護理,時刻關注患者的身心狀態。

  護理團隊副護士長黃蕊説,三年前就答應帶7歲的女兒到上海來遊玩,但一直未能實現,“女兒已經和我説好了,等上海恢復‘健康’,我們一定會來圓夢,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上海加油!”

  4月18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N3艙裏飄起濃濃墨香,在江西援滬方艙醫療一隊的組織下,不少患者紛紛揮毫。患者李先生寫下“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十五個大字,引來一片叫好。“同心協力 共戰疫情”“願山河無恙 願人間皆安”“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大家紛紛向援滬醫療隊表達感謝。

  “鑒于方艙裏的患者們隔離時間長了,我們希望開展有意義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大家在方艙裏的生活。”江西援滬方艙醫療一隊隊長金國強説。

  5月4日,海南援滬醫療隊守“滬”滿月,也是他們接管的安亭飛眾方艙醫院正式休艙的日子。

  “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極端負責的精神”,是前線指揮部臨時黨委書記、醫療隊領隊李文秀每次深入“前線”都要提及的“關鍵詞”。抵滬抗疫以來,海南援護醫療隊以方艙醫院為基礎,分別成立了3個黨支部,下設若幹個黨小組,以“支部+突擊隊+先鋒崗+黨員(積極分子)”團組模式,在艙內健康服務點、艙外出轉院交通卡點開展防疫科普宣傳、核酸查驗、人員核查等工作,讓黨旗飄揚在患者們最需要的地方。

  傾囊相助,重症“堡壘”同攻克

  4月中旬,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盧灣分院被徵用為區級定點醫院,收治的都是以老年人為主的高危群體,大多合並基礎性疾病,一旦轉為重症,可能很快就進展為多器官功能損害甚至衰竭,救治難度極大。

  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湘雅三醫院重症醫學科的“突擊隊”,與醫院的ICU團隊“湘”“滬”合作,不斷創新完善階梯式重症延伸模式,攻克重症“堡壘”,和“死神”賽跑。

  作為重症救治的“老兵”,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張麗娜在醫療隊中建立快速反應團隊,負責全院普通病房患者重症救治的“關口前移”。

  96歲的李奶奶患有高血壓、腦梗,長期臥床。感染新冠4天後,檢查發現雙肺感染合並肺水腫。4月28日,醫療隊在普通病房主動篩查時發現,李奶奶意識模糊、呼吸急促,可能出現生命危險,立即將她轉入ICU。

  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加強心臟支援和液體管理……2天後,李奶奶順利脫機拔管,轉入高級監護病房進行康復治療。

  盧灣分院的重症病房床位和重症救治資源有限,然而這又是一場容不得半點耽擱的“生命保衛戰”。數日改造、迅速投用……團隊商量後,改造出一個介于重症病房和普通病房之間的“轉机站”高級監護病房,這一病房最多可容納25張床位,專門收治一些潛在重症高危患者,或者是出ICU但暫時無法轉入普通病房的患者。

  在上海華山醫院寶山院區和上海九院北部院區的呼吸ICU病房,合作模式同樣在攻克重症“堡壘”的最前線提供了強勁的“火力”。

  4月17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重症救治團隊,隨湖北省增派的第三批援滬醫療隊共計130人奔赴上海。“這是在2020年武漢抗疫中最精銳的力量。”第三批湖北援滬醫療隊領隊、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副院長祝偉説。

  據祝偉介紹,同濟醫院曾在同濟光谷和中法兩個定點院區創造了重症救治奇跡,挽救了3569名重症患者的生命,並逐步總結出關口前移、多學科合作、精細化管理的三大“法寶”。“我們將自己的經驗和想法傾囊而出,又和上海本地的救治意見不謀而合,這讓我們團隊更有信心更有力量了。”祝偉表示。

  白天,醫療隊在病區忙于救治,一天的“鏖戰”過後,深夜祝偉還要組織線上開會,逐步將“三大法寶”落實到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

  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院長寧光感嘆:“非常感謝全國各地趕來上海支援的醫療隊,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所有中國醫務人員的精神——對事業的高責任感和對生活的低要求,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記者袁全、周琳、龔雯、楊有宗 參與採寫:孫鉦洋)

【糾錯】 【責任編輯:詹婧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2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