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15日電(記者鄭鈞天、袁全)3月13日上午11時許,一聲清亮的啼哭聲響起,一個體重約4千克的男寶寶在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感染樓産房順利誕生,母子平安!
時間倒退至當天早上6點。彼時,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突然接到一張來自上海市虹口區江灣鎮街道的轉診單:一位封控小區內的孕婦産程發動,救護車將産婦及其丈夫轉運至該院。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接診後迅速將産婦轉運至感染樓手術室。(採訪對象供圖)
該名孕婦所住的小區於3月9日進行封控管理,而她的孕期已滿40周。“小傢伙一大早就發動,給我們來了個措手不及。”孕婦的丈夫焦急地説。
接到任務後,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第一時間開展工作部署,在迅速將産房設施設備轉運至感染樓手術室的同時,召集婦産科、兒科、麻醉科及手術室等相關科室醫生,隨時準備進入感染樓,保障産婦和新生兒的安全。6點30分,婦産科醫生、助産士在醫務部部長、婦産科主任的陪同下,提前進入感染樓病房。
産婦進入病房後,通過查體,婦産科醫生們發現準媽媽的胎心監護顯示反應欠佳,如不及時處理,寶寶隨時有宮內缺氧窒息風險。院方隨即迅速安排麻醉科、手術室醫生護士趕至感染樓,緊急準備為産婦安排剖宮産手術。
11時09分,産婦順利分娩。術後,醫院婦産科醫生和助産士還為産婦夫婦做了詳細的術後喂養、臍帶護理、飲食指導等宣教工作。“非常感謝各位醫生為我和寶寶做出的努力,保障了我們的安全。寶寶很幸運,有大家的守護。”看著推車裏健康的嬰兒,産婦夫婦十分激動。
記者發現,上海的不少區域已提前做好了對封控管控區域內醫療服務需求調查梳理,對重點人群建立&賬,安排專人提供諮詢服務、進行評估,提供“點對點”閉環就診接送服務。對於臨産孕産婦,各區定點醫院均設立了孕産婦急救綠色通道,接受産檢和分娩。
在街鎮層面,上海也建立了孕媽媽的特殊“陪産”隊。上海市虹口區有關負責人&&,小區封閉初期,居委幹部和志願者就會分組包乾上門排摸人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會組建分工明確的特殊工作群,群內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負責密切關注孕婦情況、提供技術指導,街鎮女幹部們則負責對孕産婦的寬慰和情緒疏導工作,緩解孕産婦和家屬的緊張情緒,給予他們濃濃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