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高端需求 上市公司密集加碼新材料-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8 10:04:45
來源:經濟參考報

錨定高端需求 上市公司密集加碼新材料

字體:

  子公司多項機器人技術成果發布,國恩股份“新材料+”向具身智能創新産業延伸;尚太科技擬以40.7億元投資年産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今年以來,凱盛新材PEKK(聚醚酮酮)産品良品率不斷提升……

  近期,多家新材料産業上市公司圍繞“技術突破”“産能擴張”“産業鏈延伸”三大主線加速布局。這背後的核心驅動力是下游新能源、航空航天、半導體、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高端化需求持續釋放。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我國新材料産業規模持續擴張,但在向“材料強國”跨越過程中,仍面臨核心技術突破、産業鏈協同、綠色轉型等多重結構性瓶頸,需要從創新、産業化和生態構建等方面系統發力。

  上市公司加碼布局

  11月11日,國恩股份子公司國恩未來(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品發布會上展示了其在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及家庭AI機器人三大方向的技術成果,標誌着國恩股份“新材料+”向具身智能創新産業延伸取得實質性進展。國恩股份&&,公司將充分發揮在新材料供應鏈資源整合能力及成熟的輕量化特種材料部品量産體系優勢,為具身智能産業注入創新動力。

  隨着下游新能源、航空航天、半導體、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高端化需求持續釋放,近期,多家新材料産業的上市公司圍繞“技術突破”“産能擴張”“産業鏈延伸”三大主線加速布局,特別是在新能源、高端製造等熱門領域加大投入。

  11月8日,鋰電負極材料提供商尚太科技與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簽署“年産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山西五期)項目”投資協議,項目預計投資40.7億元,年産能20萬噸,將建設成為智能化、綠色化的高端負極材料生産基地。

工作人員在安徽一家新材料公司的銅基鍵合絲生産線上忙碌。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

  “近年來,受下游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需求爆發式增長的影響,國內負極材料市場處於火熱態勢,一體化産能快速增加。”尚太科技曾在2025年半年報中稱。

  10月下旬,精細化工産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生産商凱盛新材在互動平台透露,今年以來,公司PEKK産品良品率不斷提升,市場開拓正在按計劃進行。凱盛新材曾在2025年半年報中稱:“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如無人機、eVTOL)、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産業的蓬勃興起,為PEKK等高性能材料開闢了廣闊的應用藍海,市場潛力巨大。”

  近年來,我國新材料産業規模持續擴大,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2024年我國新材料産業總産值超8萬億元,連續14年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我國新材料産業市場規模約10萬億元。

  政策護航産業發展

  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高新技術發展和社會現代化的先導,“一代材料,一代裝備,一代産業”彰顯了材料的戰略基礎支撐地位。

  “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産業鏈重構的背景下,新材料作為支撐國家戰略安全與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應圍繞新興産業、未來産業以及國家戰略發展需求,緊抓重點,聚焦關鍵領域。”中國建材集團科技管理部主任王重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

  “比如,應強化戰略性新興産業與國防安全材料支撐,面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方向,布局新型材料研發,推動材料綠色智能高端化轉型,支撐産業高質量發展與‘雙碳’目標實現。”王重海舉例稱。

  從政策來看,政府陸續推出一系列政策文件,護航新材料産業發展。

  10月下旬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新材料與新能源、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一起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産業核心,明確“全鏈條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9月24日,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綠色建材、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産業規模持續增長,到2026年綠色建材營業收入超3000億元。

  此前,工信部發布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24年版)》,將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三大類共299種産品納入。

  多重結構性瓶頸待解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新材料産業雖規模持續擴張,但在向“材料強國”跨越過程中,仍面臨核心技術、産業鏈協同、綠色轉型等多重結構性瓶頸,有待破解。

  在王重海看來,當前,我國新材料發展已從“以解決有無問題為主”的規模擴張階段,跨越到以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提升國際競爭力為主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處在最關鍵的歷史轉折關口。

  王重海&&,新材料産業仍面臨數據庫材料支撐保障能力不強,材料研發與應用結合不夠緊密,不少新材料難以跨越從研製到應用的“死亡之谷”,有材不能用、有材不會用問題十分突出;材料評價標準缺失,新材料産業創新投融資環境不佳,新材料領域的創新人才缺乏等問題。

  有業內人士認為,推動新材料産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從創新、産業化和生態構建等多方面系統發力。其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關鍵,未來的創新需要更加聚焦於攻克高端技術和材料難題。

  還有業內人士&&,需要着力加強工程轉化能力,解決從實驗室樣品到規模化量産過程中的工藝、成本和一致性難題。可以建立開放共享的中試平台,為高校和初創公司的優秀技術提供工程化驗證的機會。此外,各地應因地制宜,基於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進行規劃,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記者 李保金)

【糾錯】 【責任編輯:郭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