倣冒“藍底白字”傳謠更具欺騙性更要嚴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6 10:33:3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倣冒“藍底白字”傳謠更具欺騙性更要嚴打

字體:

  據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網上接連出現3起發布虛假“警情通報”的惡性造謠傳謠案件,均已被網安部門依法打擊。其中,傳播“昆明駕車撞人案131人死亡”,造謠“杭州自來水接入糞水”,虛構釋永信事件虛假“警情通報”的相關人員,已被刑事拘留。

  這種假通報,不僅偽造信息內容,還倣照官方行文方式,冒充權威機關發聲。一些網民説,這種通報“看上去很真”,而且數字和情節往往聳人聽聞,讓普通人難以分辨,往往能快速獲得關注並實現廣泛傳播。如“昆明駕車撞人案131人死亡”謠言案中,白某某和陳某某造謠犯罪嫌疑人駕車衝撞行人導致131人死亡,而根據昆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的通報,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

  “警情通報”是公安機關權威信息發布的重要載體,因為需要一定時間去調查核實,往往不會在短時間內發布,這恰恰給謠言留下了發酵空間。“藍底白字”一定程度上就是權威性和公信力的代表。以假“藍底白字”的方式傳播謠言,相當於蓋上“官方印章”,更具迷惑性,也更容易獲得關注和轉載,破壞力也比一般謠言更甚。發布虛假“警情通報”,炮製惡性網絡謠言,誤導公眾認知的做法,不僅消費了網民情緒,更損害了政府公信力,還有可能引發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有的案例中,即便相關部門出來辟謠,仍有群眾將假數據當做“真事實”,加劇了謠言的破壞性。

  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假“藍底白字”造謠的查處力度,健全完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高效開展網絡線索核查、案件偵辦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撐。互聯網&&是謠言傳播的主要載體,應提高“技術管網”水平,完善網絡謠言識別與預警算法研究,不斷提升網絡謠言打擊效率。

  公眾也要提高信息甄別能力,將官方賬號和權威媒體當做信源,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攜手共建清朗網絡家園。(丁靜 沈昕)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