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發布2024年十大消費維權熱點-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3/15 15:37:53
來源:新華社

中消協發布2024年十大消費維權熱點

字體:

  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4年十大消費維權熱點,其中,“職業閉店人”、演唱會“柱子票”、自動續費、羽絨製品“以絲代絨”等消費維權突出問題上榜。

  熱點一:“職業閉店人”坑害消費者

  預付式消費領域“老闆跑路”引發消費維權事件,“職業閉店人”對消費者協商退還預付款等合理訴求不予回應,或是給出虛假承諾,與“跑路商家”狼狽為奸。

  2024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司登記管理實施辦法》,其中,針對輿論廣泛關注的“職業閉店人”“公司登出難”以及虛假登記等問題都作出了明確規定。

 熱點二:演唱會遭遇“柱子票”

  消費者反映在購票時,平台並未標明其位置可能存在遮擋等問題,結果高價買來的票,現場實際觀看效果卻因視線被遮擋而大打折扣,事後維權時,又遭遇主辦方與票務公司互相“踢皮球”。

  中消協建議,消費者如遇到演員陣容變動、假唱、演出時長縮水等問題,可保留證據,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合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熱點三:自動續費服務暗藏玄機

  “經常找不到退訂頁面”“小字條款往往暗藏玄機”……App自動續費消費屢屢被吐槽。自動續費涉及網絡服務提供商、應用商店及支付平台等多個環節,續費政策不一,也導致消費者體驗不佳。

  2024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正式施行,明確了自動續費經營者應承擔的責任,以及違反規定行為將受到相應處罰。

  熱點四:平台大數據“殺熟”

  平台大數據“殺熟”屢遭消費者抱怨,維權過程渠道不暢通、舉證困難。平台通常以“時間不同、地點差異導致價格浮動”“新用戶有優惠”等理由,為其行為開脫,或是給不出具有實際意義的解決方案。

  熱點五:羽絨製品“以絲代絨”

  羽絨製品“以絲代絨”、含絨量虛標、合格證肆意更改等亂象頻出。消費者缺乏專業的檢測手段和知識,個別地方監管相對滯後,給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機。中消協呼籲持續加大對相關行業亂象的整肅力度,不要把消費者逼成質檢員。

  熱點六:衞生巾尺寸標準“就低不就高”

  網民曝光經實測多個品牌的多款衞生巾實際長度與標示長度不一,存在“偷工減料”問題。涉事品牌客服回應稱“産品符合國標規定的偏差標準值”。此外,衞生巾領域存在部分行業標準缺失問題。

  熱點七:租賃市場“提燈定損”

  有網民退租房屋時遇到房東提着探照燈逐寸檢查房間,並被索賠超萬元。此外,剋扣押金、強制要求賠償等情況也出現在其他租賃關係中。

 熱點八:“吃谷人”上當受騙

  “穀子”是時下不少年輕消費者對漫畫、動畫、游戲等領域版權作品衍生的徽章挂件、手辦娃娃、立牌海報等周邊商品的一種愛稱。

  不少消費者為了購買限量版或海外原版的“穀子”,選擇在社交平台拼團“吃谷”,由此産生的拼團團長跑路、消費者被騙等事件時有發生。不少未成年人癡迷“買谷”,一些不法分子誘導未成年人衝動消費,甚至借機詐騙,引發家長擔憂。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理性認識“穀子”的價值,不盲目攀比跟風,不過度消費,警惕虛假宣傳等消費陷阱。

  熱點九:租客受困“串串房”甲醛超標問題

  租房市場中存在一些房東低價購買後以劣質材料翻新高價出租的“串串房”,一旦租客入住此類房屋,會面臨甲醛超標導致身體不適等問題。

  “串串房”涉及房屋的改造、裝修和租賃等多個環節,消費維權過程複雜。租客在取證時面臨不少困難,不僅需要收集安全隱患、違規裝修等證據,還需要權威機構的鑒定證書。

  熱點十:寵物消費“星期寵”維權糾紛頻現

  有消費者領養或購買寵物後,短時間內寵物即出現明顯健康問題,疑遭遇“星期寵”消費騙局。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與商家進行寵物交易面臨風險,責任劃分、權益保障等內容亟須進一步規範。消費者要警惕不良商家“免費領養”等套路,應索要檢疫證明等憑證,簽訂合同明確買賣雙方責任,留存憑證單據,以便出現糾紛時合理維權。(記者 趙文君)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