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盧俊宇)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市場監管法治研究基地主辦的中國食品安全法治大會(2024)在京舉辦。據悉,本屆大會以“系統思維凝聚食品安全法治合力 協同共進提升食安社會共治成效”為主題,聚焦零售食品的社會共治、食品安全治理的區域合作與地方聯動、校園食品安全治理及膳食營養以及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協同治理等方面的前沿課題。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朱信凱在致辭中&&,食品安全是典型的跨學科領域,需要通過跨學科合作來解決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實際問題。食品安全治理應以系統思維為指導,推進食品安全領域的法治建設和協同治理。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認為,系統思維是破解食品安全難題的核心和方法。以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為視角,統籌生産、加工、流通與消費環節的動態協同,深入推進食品全程全息風險智慧感知及主動防控體系構建;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為食品安全的治理提供精準的、高效的、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面對新興食品形態帶來的風險挑戰,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需要強化系統思維,統籌各方力量,構建科學高效的治理體系。構建政府主導、企業負責、社會參與的協同治理格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法規司副司長王丹&&,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積極探索運用系統思維與協同機制,不斷凝聚食品安全法治合力,共同推進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副廳長徐全兵&&,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檢察機關不斷調整辦案重點,同時與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深化協作,逐步形成了依法監督與協同治理相結合的工作格局。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全面闡釋了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的重要性。中國人民大學市場監管法治研究基地主任、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胡錦光深入解讀了最高法發布關於食品藥品案件的典型案例並闡明司法解釋的重要內容。美團首席食品安全官高蓓以“&&食品安全治理的實踐與展望”為題作主旨演講。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王旭在會議總結中&&,食品安全法治治理需自轉與公轉並重,既要實現法律自身目標,也要服務國家治理大局,並借助後者的監督合力實現食品安全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