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電影《第二十條》引法律工作者熱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23 18:24:54
來源:新華網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電影《第二十條》引法律工作者熱議

字體:

圖為電影《第二十條》劇照。

  新華社鄭州2月23日電(記者吳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這是春節檔電影《第二十條》中的&詞。該影片以真實司法案例為基礎,以小人物視角為切口,生動講述了法條背後的公理人情。

  《第二十條》片名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關於正當防衛的條款,影片聚焦三起案件中檢察官面臨的情與法的困境。作為國內首部“正當防衛”題材影片,《第二十條》吸引眾多觀眾走進影院,生動的故事情節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將枯燥的法律條文轉化為觀眾易於理解的影像語言。是正當防衛還是故意傷害?影片中法律與道德交織碰撞,讓很多法律工作者深感共鳴。

  “作為一名基層檢察院的檢察官,我們處理的案件中不可避免會涉及正當防衛。此類案件,大多有前因後果,一方有理由,一方有損傷。怎麼依法、妥善辦好案件,非常考驗辦案單位的能力與擔當。”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孟曉説,隨着司法理念的轉變,辦案水平的提高,我們更要切實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做法,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面臨當時情境你會怎麼辦?我制止霸凌錯了嗎?”影片中的質問,也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疑惑。

  對此,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副庭長薄金棟&&:“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的正當防衛彰顯公平正義,回答了劇中的問題。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是與不法行為作鬥爭的重要法律武器,指引公民面對不法侵害敢於見義勇為和自衛。”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呼江利説,正當防衛以前被稱為“沉睡的條款”,一方面是因為事實不好認定,另一方面是因為證據不好證明。

  呼江利説,近年來,隨着司法解釋、指導性案例的&&,可供遵循的依據越來越充分,辦案人員對正當防衛的認定更有底氣。最高檢第一檢察廳近年來持續強調,定罪量刑時不僅要依據刑法分則的具體規定,更要遵守刑法總則的原則規定,堅決防止出現違背人民群眾基本價值觀的案件。

  京衡律師鄭州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盛經邦説:“法律應該維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社會秩序,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很多人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刑法第二十條正在為勇敢善良的人披上堅固的‘鎧甲’。”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