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中國 食尚瀋陽——寫在2025瀋陽食品産業高質量發展經貿活動舉辦之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4 09:51:00
來源:新華網

溯源中國 食尚瀋陽——寫在2025瀋陽食品産業高質量發展經貿活動舉辦之際

字體: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趙海軍)民以食為天,食以沈為尚,當這句飽含地域自信的表達與“溯源中國 食尚瀋陽”的活動主題相遇,“2025瀋陽食品産業高質量發展經貿活動”便不再只是一場常規的産業對接盛會,更成為“食尚瀋陽”品牌內涵的生動詮釋。

新華網“溯源中國”並非簡單的源頭追溯,而是立足食品産業全鏈條,以技術賦能構建從種植養殖、生産加工到流通銷售的全流程品質管控與溯源體系,為食品品質築牢根基的發展理念。從新民酸菜的酸爽醇厚到沈北鮮食玉米的清甜多汁,從遼中淡水魚的鮮嫩肥美到康平雜糧的質樸醇香,瀋陽的味道早已融入城市肌理,而這場以“溯源中國”為引領的活動,正是要以溯源賦能品質,讓這份獨有的“沈味”走向更廣闊的舞&。

“食尚瀋陽”的底氣,源於瀋陽對特色産業的深耕細作,更依託“溯源中國”理念構建的全鏈條品質支撐。活動現場播放的《沃土含英 食尚瀋陽》宣傳片,將瀋陽食品産業的特色根基與溯源實踐娓娓道來——依託“1+8”特色産業布局,瀋陽早已形成食用菌、肉雞、淡水養殖、大豆雜糧等九大特色産業集群,每個集群都帶着鮮明的地域烙印,更建立了覆蓋生産端的溯源信息採集機制。産業推介環節中,瀋陽市相關負責人勾勒的發展“路線圖”,更是將“特色化+溯源化”作為核心路徑:新民酸菜在風味升級與標準化生産中嵌入腌制周期、原料産地等溯源信息,沈北鮮食玉米以溯源碼關聯種植時間與田間管理數據,遼中淡水魚通過溯源體系保障養殖環境與保鮮流程可控。這種對“特色”的精準把握與“溯源”的深度融合,讓瀋陽食品擺脫了“千城一味”的同質化困境,更讓“食尚瀋陽”的品質承諾有了可查可溯的堅實支撐。

“食尚瀋陽”的活力,在於以“溯源中國”理念為內核,搭建起特色價值放大的堅實&&。一場成功的産業活動,關鍵在於讓“好味道”遇見“好市場”,讓“小特産”長成“大産業”。此次活動給出的答案,是構建“溯源賦能—供需對接—成果轉化—市場拓展”的全鏈條服務體系。當新華網政企採購供應鏈&&遼寧選品基地落戶瀋陽,當遼寧東亞種業、瀋陽桃李麵包等11家本土企業入駐“瀋陽臻品”專區獲授牌,瀋陽特色食品便有了國家級&&的有力加持——該基地以“溯源中國”理念為核心支撐,搭建起從田間到餐桌的全流程溯源管理系統,採購商與消費者可通過掃碼直觀查詢産品源頭信息,讓“沈味”品質看得見、信得過;當三大平行對接活動精準聚焦特色産業——深加工對接中溯源技術與産品升級同步推進,物流對接裏溯源數據保障生鮮流通品質,農文旅對接中溯源故事豐富消費體驗,瀋陽特色産業的發展短板被逐一補齊。這種“特色為核、溯源為基、&&為橋”的模式,讓新民酸菜不再只是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讓沈北稻田畫不再只是觀光景觀,而是轉化為可感知、可溯源、可消費、可傳播的産業價值。

“食尚瀋陽”的魅力,更在於讓特色味道走進大眾生活、贏得市場認同。活動期間同步開啟的“瀋陽臻品”市集展銷,堪稱“食尚瀋陽”的鮮活體驗場——9大特色展區將食用菌、新民酸菜、鮮食玉米等産品集中呈現,央企及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的採購商面對面品鑒選品,市民游客穿梭其間感受本土風味。這種“專業對接+大眾體驗”的雙重場景,讓瀋陽特色食品既贏得了採購商的訂單,更收穫了普通消費者的口碑。而瀋陽市食品産業發展生態矩陣暨協作體的成立,更意味着這些特色産業將獲得長期賦能:未來通過常態化對接活動,瀋陽企業可與首衡、正大等龍頭企業共享經驗,各區縣可深化特色産業協同,讓“沈味”特色持續迭代升級。

從高層會晤凝聚“溯源賦能特色”的發展共識,到項目簽約落地築牢品質根基的務實成果;從平行對接的精準賦能,到市集展銷的人氣爆棚,這場經貿活動全方位展現了“溯源中國”與“食尚瀋陽”的深度融合——“溯源中國”為瀋陽特色食品注入了可信賴的品質基因,“食尚瀋陽”則為溯源理念提供了鮮活的實踐載體。當魯花、伊利等行業龍頭與禾豐、桃李等本土企業同&交流溯源經驗,當外地採購商為新民酸菜、遼中淡水魚的溯源品質駐足點讚,“食尚瀋陽”已不再只是一句地域口號,而是成為可感知、可溯源的品質標籤,可傳播的産業名片。未來,隨着特色産業的持續深耕與溯源體系的不斷完善,瀋陽必將以更鮮明的味道記憶、更堅實的品質保障,讓“食尚瀋陽”的理念響徹全國。

【糾錯】 【責任編輯: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