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連山:打造非遺名片賦能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7 17:05:03
來源:文旅中國

廣東連山:打造非遺名片賦能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字體:

  廣東省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下稱“連山”)位於廣東省西北部,地處粵湘桂三省(區)交界處,全縣總面積1265平方公里,轄7個鎮53個村(居)委會,總人口12.5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比65.47%,是廣東省3個民族縣之一。

  近年來,連山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實施文化強縣行動,用好用活瑤族小長鼓舞、“牛王誕”民俗、“七月香”壯家戲水節、壯錦等民族非遺特色資源,通過宣傳保護、人才培養、文旅融合、實物轉化等多措並舉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和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2024年,連山被確定為首批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省級試點,“連山壯族織錦非遺研學旅游”被中國旅游研究院評為非遺旅游體驗創新十佳案例。

壯歌

  建立健全體系,形成非遺保護傳承合力

  一是完善非遺組織保障機制。成立由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領導小組,&&實施《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規劃》《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産條例》,進一步完善制度保障。二是豐富非遺項目名錄體系。新增非遺項目“舞馬”、連山糯米血釀製作技藝、壯族傳統染織技藝3項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目前共有縣級以上非遺項目63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4項、市級21項,形成層級分明、種類豐富的非遺項目庫。三是健全非遺激勵扶持機制。鼓勵和支持民族非遺作品創作,&&《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文藝精品創作扶持辦法(試行)》等文件,設立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文藝精品創作項目給予1至3萬元不等的獎勵。目前,已對《壯家好酒迎客來》等4項作品進行嘉獎,推動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氛圍。

  全方位宣傳展示,營造非遺育人良好氛圍

  一是加強非遺人才培養。實施壯瑤特色文化傳承人才培養工程,編制非遺通識教材,組建壯瑤特色技藝傳習所1個、基地16個,建成非遺工坊6家。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傳習活動等,引導年輕人參與非遺傳承工作,提升傳承人的技藝水平和傳承能力。設計作品《壯韻連山》榮獲第二屆中國(浙江)民族服飾設計展演十佳設計師,《壯瑤風采——引領錦衣華服時代新風》作品獲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金獎。

炸火獅

  二是加大非遺展示推介。抓好民間文藝組織發展,創作和編排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拍攝首部非遺題材電影《搶花炮》在全國公映,被中國電影資料館永久保存,民族非遺微紀錄片《錦繡連山》入選第九屆廣東省網絡文化精品。線下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進景區、進鄉村(社區)、進機關、進企業“五進”活動,線上利用“連山文化館”“連山發布”公眾號,拍攝瑤族小長鼓舞、壯歌、過山瑤刺繡等雲上藝術課堂,進一步擴大非遺宣傳輻射面。

牛王誕

  三是打造非遺特色品牌。以民族節日活動為載體,以少數民族“非遺”為媒,舉辦“七月香”壯家戲水節、盤王節、文化夜市、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等特色非遺民俗活動,開展非遺展示展演、圖片展、手工技藝體驗等,成功打造“七月香”“瑤族盤王節”“壯族牛王誕”等一批文化品牌,持續講好連山故事。其中“三月三”壯族歌墟節入選全國“四季村晚”春季示範展示活動。

  發展非遺産業,實現聯農帶農惠農

  一是“非遺+産業”。將非遺元素與民族手工藝、文化體驗等深度融合,發展非遺衍生産品,推動非遺産業化。太保鎮蓮塘村以“鄉村振興車間+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生産竹制獅頭,産品遠銷東南亞、歐美地區,2024年銷售收入達550萬元,每年為村集體增收達30萬元。福堂鎮金龜村壯瑤風采錦繡專業合作社吸收當地900多名農村婦女加入壯錦技藝隊伍,合作社年産值從2021年200多萬元增至2024年1000多萬元。

壯瑤織錦

  二是“非遺+文創”。打造山蒼子文創産業,連山壯瑤寶生態産業開發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本地山蒼子的資源優勢,結合當地民族手工藝,研發具有壯醫瑤藥特色的山蒼子藥枕、養生手錘、山蒼子精油、坐墊、香包等系列健康養生産品,“山蒼子藥枕製作技藝”成功申報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年産值達2000萬元,帶動農戶年增收3萬元。

  

“七月香”壯家戲水活動,萬人同歡

  三是“非遺+旅游”。打造非遺旅游IP,建立壯瑤風采非遺旅游區,展出非遺作品3000余件,承接研學項目,開設100余種體驗課程,讓游客身臨其境體驗編織壯錦等非遺製作過程,切身感受非遺魅力。目前,累計接待研學團隊逾1000多個,接待量達30余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000萬元,2024年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吸引更多游客來連山旅游和研學,推動非遺和文旅融合發展。

  (作者係中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委書記)

【糾錯】 【責任編輯:蘭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