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築基新質躍升:解碼華為中國行背後的廣東智能化躍遷密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21 11:25:07
來源:新華網

​AI築基新質躍升:解碼華為中國行背後的廣東智能化躍遷密碼​​

字體:

5月15日,華為中國行2025·廣東新質生産力創新峰會在廣東惠州舉行。會上,政産學研用各界深度對話,揭開了廣東省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中的轉型密碼。這場以“AI築基,新質躍升”為題的盛會,不僅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實體經濟的鮮活實踐,更勾勒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全球智能産業高地的戰略圖景。

峰會現場

AI技術重構生産力:從政策引擎到行業落地的雙重突破

2024年,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超過2200億元,穩居全國第一方陣。作為國內人工智能産業鏈最齊全、根技術最完備、應用場景最豐富的集聚區,廣東兼具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市場應用等多方面優勢。今年以來,廣東省再度重磅&&相關措施,用真金白銀推動人工智能産業創新發展,展現出傳統製造業大省向智能經濟轉型的堅定決心。

在峰會現場,記者了解到,昇騰AI圍繞“硬體、算子、加速庫、模型、應用”5大方向,聯合行業夥伴開發的160余個高性能算子,不僅攻克了眾多技術瓶頸,更孵化出40個行業大模型及380余項大模型應用,形成“基礎創新-場景突破-産業增值”的良性循環。

華為攜手客戶、夥伴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實踐更為典型:在廣州花都區,政企共建的新型工業化數字服務&&,以"工業互聯網+AI"雙引擎驅動中小企業轉型。美的集團依託昇騰&&構建家電全鏈條智能生態,借 AI 提升生産效率,推動業務融合與産品迭代。華為與廣汽共建研發數智化&&,打通研發全流程,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協同,降低成本並縮短汽車開發周期。

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廣東範式:從痛點破解到價值重構

廣州市花都區的轉型實踐同樣堪稱傳統製造業突圍的“教科書”案例。這個擁有全國七成皮具出口量的工業強區,曾深陷中小企業“不敢轉、不會轉”的困局。區生産力促進中心主任吳明昊揭示的轉型路徑極具啟示性:政府投資3.1億元建設的新型工業化數字服務&&,通過“社區食堂”模式將系統集成、運營維護等重資産投入轉化為公共服務,企業僅需支付梯度租金即可享受全鏈條數字化服務。&&上線首年即吸引1190家企業註冊,AI需求挖掘超120項。

中醫藥領域的智能化創新同樣令人耳目一新。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科技研發部部長潘胡丹展示的“中醫橫琴大模型”,匯聚超過千余本的中醫古籍和名老中醫臨床數據。這個千億參數的大模型不僅在中醫常規職業考試中取得94分佳績,更是實現“望聞問切”全流程數智化。頗具象徵意義的是,實驗室基於昇騰算力構建的涼茶智能調配系統,讓傳統中醫藥通過“一帶一路”走向葡萄牙市場,實現了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重輸出。

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則展現了AI技術的民生溫度。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院長瞿紅鷹披露的數據顯示,其與華為共建的“叮唄健康大模型”已覆蓋超20個社區,將體檢報告生成時間縮短至1分鐘,更在糖胖病逆轉領域創下95%的早期治愈率。醫院打造的“智慧家庭病房”項目,更將健康管理延伸至房地産領域,探索出“數據反哺物業”的商業新模式。

在校園,AI技術同樣大展身手。惠州市第八中學黨委書記曾威&&,該校借助華為在5G、雲計算、物聯網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打造了綠色低碳、全棧自主創新的智慧校園系統,還創辦了以創新科技為特色的”華為鴻蒙科技班”。如今,走進校園,無論是教學區、辦公區還是生活區,處處都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與高效。

惠州市第八中學智慧教育樣板點參觀

共建的未來圖景:從技術攻堅到産業協同

峰會期間最引人注目的,是昇騰展現出的強大協同效應。根據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昇騰已聯合2500余傢伙伴孵化5800多個行業解決方案,這種生態勢能在DeepSeek大模型的商業化進程中尤為凸顯——目前已有超500家企業基於昇騰部署上線DeepSeek,助力中小企業加速轉型,提升效率與競爭力。

廣汽集團的智能化轉型則為“AI+製造”提供了鮮活樣本。智能駕駛專業總師王代涵展示的全棧自主創新“神型倣真&&”基於昇騰算力實現日均百萬公里級測試,將樣車研發成本年降超千萬。更具戰略意義的是,該&&支撐廣汽拿下全國首批L3自動駕駛准入資質,這種“技術自主-商業落地”的閉環驗證,正在重塑中國汽車産業的全球競爭力。

在這場匯聚政産學研各界的峰會上,兩條轉型主線清晰可見:在技術維度,從單點突破走向系統創新,昇騰的集群化發展印證了"群體智能"超越"單體智能"的産業規律;在應用維度,從效率工具升維為價值引擎,花都工業&&的中小企業賦能、中醫藥大模型的文化出海、智慧醫療的商業模式創新,共同勾勒出AI技術重構産業價值的多元路徑。

值得深思的是,廣東在這場智能革命中展現出的“問題導向”創新思維。面對中小企業轉型之困,花都區以“數字社區食堂”降低技術門檻;針對中醫藥現代化難題,實驗室選擇從涼茶這種高頻消費切入;破解醫療資源錯配時,醫院創造性地開發“數據反哺物業”模式。這種將國家戰略、地方稟賦、企業優勢深度融合的發展智慧,或許正是廣東持續領跑新質生産力競賽的關鍵密碼。

【糾錯】 【責任編輯: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