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縣錨定增值改革聚焦智慧高效 多元創新引領政務服務利企便民動能升級-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07 14:47:01
來源:新華網

瀘縣錨定增值改革聚焦智慧高效 多元創新引領政務服務利企便民動能升級

字體:

“當初在園區落地,就是看中了瀘縣提供的‘保姆式’服務,沒想到現在産品報批服務也這麼周到。”四川維思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宗國説。“以前,政務大廳部門窗口多,要取對應窗口的號排隊等待,如果一件事需跑幾個窗口,耽擱時間更長。現在,只需要取1個無差別綜合窗口的號,就可以一窗辦結,簡直太方便了。”近日,通過瀘縣政務服務大廳無差別綜窗智能受理系統辦理完《醫師執業證書變更》的劉先生,對優質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務讚不絕口。

今年以來,瀘縣大力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密集推出醫藥産業“一類事”、開發智能綜窗系統、遠程異地評審等多項創新舉措,切實鞏固拓展四川省首批“互聯網+政務服務”示範縣成效。

探索推出醫藥産業鏈“一類事” 布局縣域新質生産力新賽道

“N項需求”匯成“一張清單”。站位瀘縣醫藥産業全景視角,穿透式研究縣域內醫藥産業上中下游鏈條,聚焦10個重點方向、48個重要領域,理順全産業鏈體系。找準增值服務突破口,全面梳理要素保障、融資支持、政策兌現等醫藥産業發展需求13個方面69項,深入摸排産業發展重難點問題55個,為強鏈補鏈延鏈提供重要參考。建立“一類事”清單,將市場准入、項目建設、勞動用工、商業糾紛等11個醫藥企業全生命周期重要階段服務事項精準嵌入全産業鏈,形成“一類事”清單24個,服務事項180項,其中基本政務服務72項、一般增值服務67項、特色增值服務41項。

“專班服務”助推“三大特色”。推出藥品、醫療器械、化粧品報批“一類事”三大特色套餐,市醫藥健康産業審查評價服務中心為醫藥企業提供規劃布局、産品檢驗、註冊申報、許可申請、體系建設等“套餐式”服務,助推醫藥産品研發加快投産達效,推動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經濟效益實現雙提升,刷新瀘縣新質生産力的“進度條”。今年以來,支持科瑞德、維思達、老宗醫等4家企業10個産品高效通過報註解冊,協助維思達、金佳鉦、天道制藥等10余家企業開展預審查、預檢測等工作。

“拓展增值”打造“一區一站”。探索“一專區、一驛站”協同服務模式。建立“一專區”,在瀘縣新政務服務中心,建設“企業綜合服務專區”,聚焦項目、政策、金融、人才等10個領域,形成涉企服務事項清單。同時,在清單之外,將拓展建築、醫藥等特色産業增值服務事項,選聘企業服務專員負責諮詢、受理、轉辦、幫辦、代辦等服務,提供“一類事一站辦”。打造“一驛站”,在瀘州高新區醫藥産業園科技企業孵化器,打造嵌入式“企業服務驛站”,整合園區運營服務與産業鏈“一類事”增值服務,精準匹配企業需求,推動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園”。

全面啟動數字綜窗改革 搭建智慧政務新場景

一套標準,建立綜窗標準化運行機制。印發《瀘縣政務服務綜合窗口改革攻堅行動方案》《瀘縣政務服務綜合窗口運行機制(試行)》,構建“前&綜合受理、中&業務支撐、後&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模式,建立綜合窗口運行、重大項目政務服務會審會商、“川渝通辦”重大項目會審會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川渝通辦”窗口工作“五大機制”,規範綜窗標準化運行。

一窗受理,構建“6+2+1”線下綜窗模式。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設置社保、醫保、公安、稅務、不動産、公積金6類分領域綜窗,打造企業開辦、重大項目2類主題專區,除“6+2”以外的其餘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作為1類全部納入無差別綜合窗口,實行“受審分離”,設置窗口4個,選優配齊前、中&人員5名,設立後&&公區集中辦理進駐事項,月均辦件800余件。

一個&&,開發線上智能綜窗系統。在全市四縣三區中率先開發瀘縣智能綜合窗口服務受理系統,集成綜合查詢、統一預審、服務受理、流轉和出件等功能模塊,實現與一體化&&互通。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推進受審模式轉型,將470項事項納入系統受理,實現收件、派件、審批、核準和發證全流程跟蹤、查詢,為企業群眾提供全方位、智能化服務體驗。智能受理系統自8月底上線運行以來,辦結事項49件。

創新遠程異地評審模式 開闢政府採購電子化新局面

建立“朋友圈”,區域聯動共享評審資源。主動與市外縣區對接,深入開展跨區域合作,建立遠程異地評審“朋友圈”,與內江市威遠縣、宜賓市敘州區簽訂《遠程異地評審合作協議》,打破空間地域限制,實現專家資源共享。評標專家在全程監控環境下通過線上語音、視頻對話等方式獨立評審,推動本地、異地各領域專家全過程異地協同評審,為我縣跨區域遠程異地評審工作積蓄髮展動能。截至目前,完成異地評審項目5個,成交金額852.77萬元。

同步“雲上評”,智能評比提高評審效率。依託四川省政府採購一體化&&,採取“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模式,兩地評審專家開展“雲上”實時交流,實行在線同步打分、線上電子簽章、共同確認結果、自動生成評標報告等全流程線上操作,實時保存兩地評審音頻,實現評審全程可視可追蹤,確保從主場維護到客場對接各環節全時段在線同頻。

對接“不掉線”,升級設施優化評審環境。升級改造電子評標室,增設遠程異地評審機位4個,配齊音頻、攝像、監控設備,實行每個項目開標提前3天完成系統流程、網絡環境調試等,保障數據傳輸安全、可靠、高速,專家在線溝通清晰流暢,全方位滿足主副場互聯互通,&&數據交換不卡頓。

【糾錯】 【責任編輯:周亦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