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冬天,氣溫降到零度以下的日子不多,食物雖比夏天好保存一點,但還是很容易變質。特別是進入臘月,魚塘出了,家裏多少會有幾條吃不完的魚,豬也殺了,豬肉、豬排、豬頭、豬爪甚至豬下水一時也吃不掉,還有的時候,雞鴨鵝因為各種原因或者一時也沒有吃……怎麼辦?在沒有冰箱的時候,將這些肉食腌制起來,是個有效合適的方法。
腌肉腌魚的活並不難。難忘的美味往往來自自然的食材和簡單的做法,腌制一般用粗鹽更好。
對於腌肉,五花肉或者豬腿肉都可以。方法差不多。先把肉切得適中。五花肉切成長條狀,3-5斤一個。豬腿一般保持整體,10-15斤左右,在裏面瘦肉的一面用刀多劃幾道,像一道道“肉谷”,以增加肉與鹽的接觸面,更好地入味。接着,把鹽平均涂滿豬肉表層的每一個方寸,放進一個缸裏,用石頭等重物壓上幾天,待鹽滲透進肉的每一方寸時,缸裏也積滿了鹽鹵。這時,把肉拿出來挂在家門口或者院子裏晾曬一段時間,鹹肉(土音“寒肉”)就腌成了。晾曬時,一般用一個鐵鉤勾住肉,挂在晾衣繩上,或者用繩穿住鹹肉的上端,再把繩扣緊,挂到墻上的鉤子。為使肉盡快風乾,還會用一些樹枝撐在前面講的“肉谷”間。
鹹魚(土音“寒魚”)的做法大體差不多。處理鮮魚的時候,不僅要去掉鱗片還要去掉內臟,小魚的內臟一般就地扔掉喂雞、喂鴨,大魚的部分內臟也可以熬了當早晚餐的就粥菜。對於小的鯽魚、鳊魚來説,刀口一般在腹部,晾曬時樹枝撐開魚的肚子內部兩側,把魚肚撐得鼓鼓的,像生氣一樣。對於大點的草魚、青魚,一般在魚脊背上從頭到尾一刀破開,保留魚腹部,這樣兩面可以平鋪,板正有型,便於腌制,也利於晾曬。
有的時候家裏會在腌肉的同時灌一點香腸。香腸本質同於腌肉。但是自家灌的香腸,其實不很經濟,一般要3-4斤瘦肉才能灌1斤香腸。農家的狗對鹹肉鹹魚似無念頭,但對香腸情有獨鍾。灌好的香腸放在院子裏晾曬,長長的,一圈一圈的盤繞,挂在墻上或者晾衣繩上,很是誘人,也極易引起狗的注意。有一次,一個鄰居家的狗跑到院子裏,跳起來扯走一長條的香腸,有好幾段,讓人很是心疼。鄉里鄉親的,不好意思找狗的主人算賬,狗的主人也不太可能照價賠償,如去只能徒增不快。
過年期間一般不會吃鹹魚鹹肉,這是留着來年開春再吃的。但是腌制的香腸、豬耳、豬肚、豬爪、豬頭肉等,都是過年宴席極好的下酒菜。開春之後,1-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家裏不用買新鮮的魚肉。需要吃魚或者吃肉的時候,就拿來煮煮燒燒。
鹹的鯽魚、鳊魚,一般一次燒上1-3條。鹹的草魚、青魚,由於重量較大,一般一條魚會分幾次燒,每次熬的時候,先泡一泡,待軟的時候切成一塊一塊魚段。鹹魚一般是單燒,偶爾配點豆腐或者芫荽。關於鹹的稍大一點的魚,小時候有一個哭笑不得的故事。草魚、青魚個頭大,魚骨頭相對也大一點,腌制後的魚骨頭有點硬,比較鹹,印象中貓吃不了,狗也不願意碰,多數的時候,會當作垃圾與其他塵土垃圾一起倒在屋後。
家裏有一個簡易的、只有三個抽屜的四腳寫字檯,是父親為結婚自己做的。到我上學時已經破舊不穩,特別是抽屜裏端經常滑落,抽屜門關好後,抽屜裏端垂下去,留出了一個很大的空間,足夠小動物從寫字檯下部進出。有好多次,打開抽屜,經常會有一些幹的草青魚骨頭。我們很是奇怪,這是誰幹的呢?我埋怨姐姐,姐姐懷疑是我自己收的。進而全家也好奇,家裏有貓不可能有老鼠,即使是老鼠幹的也不該藏到這個抽屜裏啊。終於有一天,看到家裏養的貓從家後銜着一根黑乎乎的東西,走進一看,原來是一截鹹草魚骨頭。姐弟於是不再互相指責,全家也不再納悶,但是還是不得其解,貓為啥喜歡鹹魚骨頭呢?是因為它覺得好保存嗎?它是在留作玩具還是儲存食物呢?
鹹肉的吃法就更多了。鮮豬肉與任何菜的搭配,它都可以。鮮豬肉不宜搭配做的,它還是可以,比如鹹肉烀菜飯,這是春天的農家一道值得垂涎難忘的美味。幾斤鹹肉切成小塊,配上幾斤時令的青菜,與大米拌勻一起蒸,香氣逼人,無論是鹹肉、青菜,還是米飯,都在味蕾上升了一個&階。飯蒸鹹肉也是別有滋味,不需要任何作料,也不需要額外操作,只需要把鹹肉切成片,放到碗裏,再把碗墩在鍋裏的米上,米飯蒸好了,鹹肉也蒸熟了。蒸出來的鹹肉,除了蒸飯時殘留下米香,只有肉和鹽,原汁原味,十分可口。
對於孩子們來説,有的時候還會未經大人允許,從家裏拿上條把鹹魚或者割點鹹肉,藏在書包裏,放學路上找個空地,撿點樹枝,點堆小火,和3-5個小夥伴們一起烤着吃,充滿樂趣,也值得回味。
不同的地域,可能有相似的習慣,也容易有各異的習俗。在老家,豬腿、青魚包括腌制後的鹹豬腿、鹹青魚是過年時珍貴的禮物,對於孝敬老丈人、丈母娘,它們也是最能體現最高規格敬意的當地土産。我與愛人認識後的第一年春節,父親專門選了一個很大的豬後腿、兩條很大的青魚,由母親精心腌好,以他們認為的最大誠意,專程向北驅車100多公里送到愛人老家。事後幾年才知道,岳父母家見到這個禮物,分量是感覺到了,卻也有幾分難處,他們那裏沒有這個腌制的鄉風習俗,多數人家也不知道如何吃,在越來越多反映腌製品似不夠健康的情況下,最後折價賣給了飯店。這也啟示,你認為好的,別人可能認為也是好的,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不同樣認為也是好的。但實質永遠比形式更重要,只要你真的真誠別人一定會感覺到。(龔潯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