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太陽島企業家年會主論壇8月24日下午在哈爾濱舉行。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傑才作主旨報告時&&,新質生産力,本質上是先進生産力;新質生産力,是全要素生産率大幅提升的新質態生産力;一流的教育、科技、人才是支撐新質生産力各要素實現全方位躍升的關鍵所在。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傑才作主旨報告
韓傑才&&,一流大學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使命重大,機遇空前,任重道遠。近年來,哈爾濱工業大學以超常規舉措深挖發展潛能,有組織推進航天第一校“尖兵”優勢,不斷轉化為新質生産力培育優勢。結合哈工大的探索實踐,他提出三點思考。
第一,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第一資源”,要加速集聚人才“第一資源”,為鍛造新質生産力培育“源頭活水”。新質生産力對人才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有更突出的需求,要求我們必須變革人才培養範式,培養更多在關鍵急需領域勇於、善於同高手硬碰硬、掰手腕,具有引領性、顛覆性創新能力的頂尖創新人才。
第二,科技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要加速壯大科技“第一生産力”,為鍛造新質生産力建強“硬核實力”。技術的革命性、引領性突破,是催生出生産力變革的重要因素。從研究內容上看,每個時代生産力的變革,都源自物質、信息、能源、交通、生命這五個領域共性關鍵技術的革命性進步。國家部署的戰略産業和未來産業,都是五大領域在新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技術發展指引,代表着新質生産力的未來。從研究範式上看,隨着大科學時代的到來,科學研究新範式也呼之欲出。這要求我們必須深刻把握全球科技發展的底層邏輯,加強創新資源統籌組織,全面提升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一流大學作為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要精準定位,以率先革新下好有組織科研這盤大棋。
第三,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第一動力”,要加速落地創新“第一動力”,為鍛造新質生産力高質量就地賦能。科技成果的價值在於運用,只有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産力。一流大學要保持戰略清醒、克服“報賬”心態,深刻把握成果轉化是可持續高質量科技創新的重要驅動,以主動作為推動成果就地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