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智慧農機賦新能 黑土春耕“科技范兒”-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11 09:28:32
來源:新華社

北大荒:智慧農機賦新能 黑土春耕“科技范兒”

字體:

  新華社哈爾濱5月8日電 (記者管建濤、黃騰)五月微風暖,黑土春耕忙。在我國最大墾區北大荒集團的千裏沃野上,帶有北鬥導航技術的新型農機裝備、可以實時查看溫濕度的傳感裝置等現代農機農技正被廣泛應用到農業生産中,一幅“科技范兒”十足的智慧春耕圖正徐徐展開。

  “氣溫超過20攝氏度,秧苗已呈三葉一芯狀態,插秧正當時。”在位于三江平原上的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有限公司,第十六管理區種植戶楊林海一家正將一盤盤秧苗裝載到插秧機上。插秧機轟鳴著向遠處駛去,原本光亮如鏡的水田裏留下一行行整齊的秧苗。

  “這不是普通的插秧機,而是一臺應用了北鬥導航技術的側深施肥高速插秧機。”楊林海介紹,這種智能化插秧機可以按照程式規劃好的路線自動行進作業,在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還節省了人力,以前插秧每戶需八、九個工人,現在只要一兩個就足夠 了。

  農機作業效率提高,與農田平整度提高密切相關。近年來,北大荒集團各地掀起了格田改造熱潮,傳統上每七八畝一個的小格田被改造成15畝上下的大格田,水面面積相同情況下,池埂減少,有效種植面積增加,農機作業更便利。

  在北大荒集團前鋒農場有限公司,種植戶王秀麗家的水田裏正在插秧。王秀麗家有400多畝水田,但由于地面高差大,經常發生澇害,農機作業效率低。今年春季,農場對王秀麗家水田進行了格田化改造,應用衛星鐳射平地機後,相鄰格田間高差被控制在5釐米內。“現在這地平了,排灌通暢,插秧品質提高了不少,水肥也更均勻。”王秀麗説。

  農業智慧化也體現在生産管理上。在北大荒集團洪河農場有限公司科技園區,智能化工廠育秧大棚裏一片翠綠。眼下正值插秧季,園區內秧苗正被陸續轉移。科技園區負責人王偉介紹,大棚內的感測器將溫度、濕度、土壤墑情等資訊實時傳輸到操控者手機App上,工作人員可以遠端掌握苗情。

  “這套係統還能根據數據自動對大棚發出指令,實時自動調控溫濕度和水肥一體作業,精準控制秧苗生長。”王偉説,這樣的大棚在洪河農場有限公司有143棟,可以避免普通育秧大棚人工放風不及時、不精準等問題,使秧苗處于良好的生長環境,利于培育壯苗,不僅苗床管理省時省力,還能節水省錢。

  “智慧服務讓春耕生産更便利。”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黨委書記蒼雲説,今年春耕生産中,建三江分公司圍繞智能雙氧催芽、疊盤暗室育秧工廠化統一供苗等22項農業創新技術、智能農機應用及維修調試等方面開展培訓,讓現代科技始終“線上”,打通農業服務“最後一公里”。

  今年北大荒集團計劃種植水稻2181萬畝,目前已經基本完成春整地,插秧超過275萬畝,春耕作業正如火如荼進行。

  作為糧食生産“國家隊”,北大荒集團持續推動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發展。截至2023年,北大荒集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7%,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7%。隨著大量農業裝備、新型農技農藝不斷普及應用,當地農業生産水準不斷提高,“中國飯碗”越端越牢。(完)

【糾錯】 【責任編輯: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