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雲數字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房玉震日前接受新華網《總裁面對面》訪談時&&,在人工智能三要素中,算力是重要一環。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工信部評選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雲圍繞算力基礎設施,聚焦在三個關鍵領域: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和智算系統,助力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從而為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超雲數字技術集團作為一家專注於數據中心産品及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能否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超雲在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的布局和取得的成果?
房玉震:超雲是一家專注於數據中心産品及服務的本土製造商,一直秉承着“讓數據中心更簡單”的價值主張,從成立之初便聚焦在服務器領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産品已經覆蓋智能計算、信創整機、私有雲及雲服務;基於研發設計、專業定制、深度服務與融合集成這四大核心能力,超雲在互聯網、金融、通信、製造、教育、能源及公共服務等行業獲得了很多認可。
我們一直致力於數據中心産品及服務的創新。我們推出的AI服務器,如R8868 G13和新推出的R3418,都是針對深度學習、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等複雜場景設計的,提供了強大的國産算力支持。這些産品不僅展示了超雲的技術實力,也助力了國産算力的發展,為多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主持人:超雲如何理解“新質生産力”這一概念,它在當前數字化和智能化時代中扮演着怎樣的角色?
房玉震:“新質生産力”這一概念是在數字化和智能化時代背景下提出的,它代表了一種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點的現代生産方式。在當今時代,新質生産力顯得尤為關鍵。超雲認為,新質生産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引擎,它在促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孕育了新興産業的成長。
在超雲,我們致力於為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堅實的算力基座。為了新質生産力的持續進步,我們需要在算力的智能化、綠色化和安全化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超雲通過提供先進的AI算力基礎設施,助力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從而為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超雲如何看待這些技術對於“新質生産力”的推動作用,並有哪些實際的應用案例可以分享?
房玉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於新質生産力的推動作用是顯著的。這些技術通過深化數據分析和增強自動化及智能化水平,推動了生産力質的飛躍。它們在決策優化、自動化、效率提升、個性化服務、預測性維護和創新研發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超雲的實踐為例,我們與多個行業領先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在西雲算力公司的人工智能專用智算&&項目中,超雲提供了上千台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務器,高速存儲系統以及AI管理&&,為西雲算力公司新一代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算力支持。
此外,超雲的客戶“智慧眼”公司利用AI分析醫學影像和病歷數據,輔助醫生進行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決策。
超雲自身踐行AI IN ALL的策略,部署大模型系統,已經開始使用AI聊天機器人為客戶提供7*24的不間斷服務,提高了服務效率和用戶滿意度。
主持人: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超雲如何預見“新質生産力”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超雲將如何適應和引領這些變化?
房玉震:超雲認識到新質生産力將越來越多地依賴於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這也預示着生産方式將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變革。我們將不斷追求學習和創新,增強行業互動,建立更廣泛的合作夥伴關係,我們即將在5月10日舉辦的《2024 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峰會》中,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及行業精英,共同探討AI領域的前沿技術、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基礎設施應用案例,以期共同迎接並展望智算新時代的來臨。
總的來説,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將深刻重塑未來的經濟和社會格局,因此,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需要具備前瞻性思維,不斷適應這些變化,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並獲得競爭優勢。
主持人:面對未來,超雲將如何持續深耕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為國家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有哪些具體的戰略規劃?
房玉震:超雲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全力推進“人工智能+”行動,通過以下部署來實現AI戰略升級。
首先,在研發投入與創新方面。超雲將持續投入研發資源,推動人工智能和算力技術的創新。第二,在基礎設施建設與優化方面。我們將構建和擴展高性能計算中心,以提供強大且穩定的算力支持,來滿足日益增長的AI算力需求。
第三,在開放&&與合作生態方面。超雲將與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動AI技術的應用和産業化。最後,超雲將積極參與各智算中心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在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應用。
通過這些戰略規劃,超雲希望不僅能夠在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領域取得更深入的發展,還能為國家數字經濟的繁榮做出實質性貢獻。我們期待在這一過程中,與各方合作夥伴攜手,提升客戶業務價值,共建美好數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