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部,地處陜甘寧蒙四省(區)七縣交界地帶,是“中國灘羊之鄉”“中國甘草之鄉”。近年來,鹽池縣始終把灘羊産業作為全縣的“一號産業”,着力完善灘羊産業現代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持續推動鹽池灘羊産業提質增效,不斷擦亮“鹽池灘羊肉”金字招牌,做大做強“中國灘羊之鄉”。
灘羊起源於我國三大地方綿羊品種之一的蒙古羊,在鹽池縣特定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氣候條件影響下,經勞動人民長期精心選育和自然風土馴化形成的粗毛型長脂尾裘肉兼用型綿羊品種。獨特的氣候條件、豐富飼草、弱鹼水質等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孕育了“鹽池灘羊”這一名貴稀缺的地方綿羊品種。
鹽池灘羊肉質細嫩,無膻腥味,脂肪分佈均勻,含脂率低,營養豐富,是羊肉中的精品,獨特的風味品質,倍受消費者喜愛。鹽池灘羊肉甲基壬酸、甲基辛酸、膽固醇等含量低,使得肉質肌纖維親水力強、熟肉率高,肉質細嫩,營養成分結構也明顯優於其他肉類食品。二毛裘皮是灘羊另一個最著名的産品,毛色潔白,光澤悅目,花穗美觀,有禾採之貌;圖案清晰,高貴靚麗,毛皮輕便,毛股長而堅實,根部柔軟,不氈結,能夠縱橫倒置,是裘皮中的上品,屬寧夏的“五寶”之一。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這樣描述鹽池灘羊:黃河衝出賀蘭山,塑造了寧夏平原,幾乎所有中國的美食家都認為這裡羊肉質地絕佳。
【糾錯】 【責任編輯:周亦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