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9月27日電(李雅容)2023中國企業家太陽島年會26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開幕。在主論壇環節,以“企業家精神與東北全面振興下一程”為主題的中國企業家太陽島年會“思客對話”同步舉行。
圖為2023中國企業家太陽島年會“思客對話”現場
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也是東北振興戰略提出20周年。更為重要的是,前不久,在哈爾濱召開的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為東北全面振興擘畫了宏偉藍圖。
圖為思客對話主持人新華網總裁申江嬰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留下一些特殊的記憶,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舉行這樣一場“思客對話”,意義尤其深遠。“藍圖已經繪就,站在歷史和未來的交匯節點,東北全面振興該從哪落子?”作為本場“思客對話”的主持人,新華網總裁申江嬰拋出了第一個話題,與嘉賓拉開對話序幕。
話題一:東北全面振興 産業轉型如何破題?
圖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原副局長、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發言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原副局長、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認為,數字化在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過程中意義重大,在東北這樣一個老工業基地,數字化轉型一定要從産業實際出發,做出自己的選擇,最佳路徑就是“數實融合”,即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數字化改革,首先要解決數字共識、數字認同、數字自覺,而關鍵的主體是人,尤其是企業家。
圖為哈爾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蔣傳海發言
哈爾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蔣傳海圍繞哈爾濱落實全面振興路徑給予了正面回應。他認為,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核心是要走好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産業升級三條路,關鍵是培育造就一批高質量的經營主體。“哈爾濱是我們國家首批創新型城市,科技創新優勢明顯,科教資源豐厚,創新&&也比較完備,創新氛圍非常濃厚。推進東北全面振興和哈爾濱高質量發展必須得有一大批高質量的産業、高質量的企業,來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圖為文化和旅游部産業發展司副司長傅瀚霄發言
積極打造“原字號”“老字號”“新字號”是東北全面振興的重要路徑。而作為東北地區具有傳統優勢的“老字號”産業,文旅産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保持住原有生命力、煥發新的生命力?文化和旅游部産業發展司副司長傅瀚霄在回答上述問題時&&,推進東北文旅産業轉型升級,就是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要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他認為,應從“特”“新”“精”三個方面着手。要緊緊圍繞特色優勢,發展高品質的工業游、鄉村游、冰雪游、康養游等;要重視創意和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應用,培育新型業態,豐富優質供給,增強吸引力;要根據不同人群的消費偏好,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産品和服務。
話題二:東北全面振興 新質生産力如何培育壯大?
今天探討東北全面振興離不開一個重要的提法——新質生産力,怎麼理解新質生産力,新質生産力在推動東北全面振興中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來自新興領域的三位企業家談了各自的看法。
圖為中國電子集團桑達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司雲聰發言
中國電子集團桑達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司雲聰&&,新質生産力是新的歷史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數字經濟建設方向,他談了五點思考:
一、建設數據治理工程。將煙囪林立的各自為政,逐步建立一網通,把數據融匯貫通起來。
二、數據資産化。探索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把數據變成資産,能夠逐步成為又一個國家重大經濟推動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打造能源雲。探索打造基於安全、科技、綠色、低碳、未來的能源方面的智創中心和能源雲。
四、建設數字文旅。對文旅産業的內容、形式進行數字化渲染,進一步提高觀眾欣賞的可視性和美譽度。
五、建設數字醫療。嘗試實現醫療、醫藥、醫保和醫養“四醫合一”。把高水平地區的醫療資源輸送到偏遠地區;通過數字化提高醫保的水平;在醫藥領域提升用戶體驗;把中國人的健康理念從治療轉向康養。
圖為華大集團黨委書記、華大基因首席運營官杜玉濤發言
華大基因首席運營官杜玉濤&&,今年是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20周年。新的經濟業態、新的科研轉化需要時間的沉澱,但是它帶來的産業前景,帶來的蓬勃機會卻充滿想象力,甚至沒有天花板。哈爾濱市在針對包括生物醫藥、生命科技等在內的高科技企業以及民營經濟的支持上都有一攬子的策略和政策,相信更有力的支持也會體現到新質生産力和新型業態的發展,助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積極培育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圖為哈爾濱思哲睿智能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志江發言
作為本地科技企業代表,哈爾濱思哲睿智能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志江&&,在新質生産力形成的過程中,科技創新是最重要因素,也是生存的關鍵。思哲睿從成立到現在一直堅持自主創新,十年來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積累,在手術機器人領域形成一系列自有成果和獨特技術。他認為,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政府政策引導至關重要,也有利於新質生産力的形成,能夠加快推動産業不斷升級。
話題三:東北全面振興 營商環境如何爭創一流?
産業要發展,除了産業本身,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培育産業的土壤。談到東北振興,有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營商環境。如何幫助東北地區,尤其是哈爾濱市創造一流營商環境?如何優化哈爾濱的投資環境?
圖為上海市國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維剛發言
作為業界知名的市場化、專業化資産管理機構,上海市國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維剛談了他的四點體會:
第一,做好築巢引鳳。築巢引鳳需要把巢先築好,因為巢內的企業經營狀況怎麼樣,直接關係到巢外的企業願不願意進來。
第二,圍繞當地龍頭企業做好文章。地方最具活力的企業主要是已經上市的上市公司和即將上市的公司。地方政府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不能忽視這些已經存在的企業。
第三,挖掘和利用好科教資源。要加快把哈爾濱市優厚的高校及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源轉化成生産力。
第四,要大力發展資本招商和産業鏈招商。通過資金和資本引導資源的流動。
圖為天涯若比鄰(杭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包永盛發言
天涯若比鄰(杭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包永盛從招商引資的角度提出,要加強數字化建設和産業鏈招商;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壯大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力量。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社會創新、人才儲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東北地區對於民營企業的吸引力具備較大的空間。他希望地方政府呼籲全國的民營企業都參與到東北的全面振興中來。
關於哈爾濱市推進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工作,哈爾濱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長蔣傳海做了進一步回應。他&&,政府要充分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第一,政府要做好頂層規劃,為企業家來投資做好謀劃。
第二,圍繞着企業的需求,着力再提供一些高質量政策的供給,真正讓企業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體會到政府的關心和關懷。
第三,要為企業要素集聚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包括人、電、氣、路等要素集聚,為企業家提供各種各樣的支持。
第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公平競爭、尊重企業家。
第五,通過一系列的政策集聚人才,不僅為政府集聚人才,也要為企業集聚各種各樣的人才。
在關於營商環境環節的總結中,主持人申江嬰誠懇地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希望大家對東北的營商環境多一點理解;二是希望為東北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多一點建議,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出謀劃策;三是希望對東北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多一點鼓勵,比如東北地區高端人才進出的比例,正在發生有利於東北全面振興的新變化;四是希望給東北的全面振興多一點時間,相信10年、20年後,東北地區的發展面貌一定會煥然一新、再立潮頭。
話題四:東北全面振興 呼喚怎樣的企業家精神?
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進程中,企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市場主體,企業的核心就是企業家,企業家的靈魂就是企業家精神。如何定義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尤其是在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進程中應該發揮怎樣的企業家精神?圍繞這一話題,嘉賓們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杜志江認為,企業家首先要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還要具備責任擔當和國際視野。
包永盛&&,可以用六個詞來概括新時代需要的企業家精神,“皮實、創新、愛國、敬業、合作、共贏。”
杜玉濤強調企業家需要耐心與責任感,不浮躁,要久久為功,更要以天下為己任。
李維剛説,企業家精神就是要勇於創新、敢於突破,有責任、有擔當。
司雲聰強調,作為企業家,最具考驗的是他的核心資源整合能力。
蔣傳海呼籲,真誠希望企業家們能充分認識到龍江和哈爾濱的“五大優勢”;充分認識到龍江和哈爾濱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充分認識到龍江和哈爾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的戰略支撐作用。希望企業家們能搶抓機遇,積極到這一片黑土地,特別是到哈爾濱來投資興業。
主持人申江嬰在總結時指出,企業家精神有不變的基本定義,比如敬業、耐心、責任、合作、共贏、創新等等。同時企業家精神也隨着時代發展增加新的內涵:
一是新時代的企業家要能適應和應對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變革挑戰,要增加企業和自身的科技涵養。二是新時代的企業家應該更加強調家國情懷,主動服務國家戰略,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激流勇進,風帆正勁。歷經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黑土地上已經結出了纍纍碩果。本次思客對話為企業家們探尋參與東北全面振興之路提供了交流分享的&&,相信在東北全面振興新進程的號角下,在越來越多企業家們的凝心聚力下,東北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