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 科技賦能 智慧自然保護地白皮書發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3/14 11:34:23
來源:新華網

綠色發展 科技賦能 智慧自然保護地白皮書發布

字體:

  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載體,是紮實推進生物多樣性與地質地貌景觀多樣性保護、維護自然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的重要舉措。數據顯示,我國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9000多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以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對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青海片區),覆蓋達8000平方公里範圍內,108架高位視頻&&、227&野保相機、1500余&紅外相機視頻監控系統,通過動態監測,全方位守護雪豹及其棲息地建設;在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立足於多元化的監測數據,織起了一張覆蓋“天、空、地”的智慧之網。依託視頻監控預警、無人機監測及衛星導航等技術,有效保護了天然次生油松林以及金錢豹、金雕、白肩雕、黑鸛等珍稀瀕危動物;在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野生動物實時監測系統更是充分發揮超短波、微波、運營商網絡三網融合技術,解決了林下部分遮擋、深山佈線不便等難題。

  數字技術的發展為自然保護地建設與管理注入新動能,不僅提高了效率,還開拓了新場景,給自然保護地生産生活帶來了全面變革。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智慧高效的生態環境信息化體系。

  “建設智慧自然保護地是一項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可持續發展事業。希望在數字化技術進步的同時,也有一批高水平的保護地管理人員能夠享受到我們智慧化管理研發的成果,來提高保護地治理的水平。”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教授李迪強&&。

  當前,我國自然保護地智慧化發展過程中還面臨一些挑戰,主要體現在感知、聯接、分析和管理上。在生態感知能力上,目前的監測數據缺乏連續性,在精度、範圍和實效性上不能滿足要求。在聯接上,受制於山區、森林等區域施工限制,難以實現全域覆蓋。部分自然保護地“重投入、輕運營”,基層管護人員的水平還有待提升。其中最關鍵的是數據分析能力,也未能滿足多場景識別需求。

  針對自然保護地智慧化建設中的多種需求和挑戰,各方也在積極攜手解決。近期,華為聯合中國林業科學院、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推出智慧自然保護地白皮書,基於實踐經驗,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智慧化建設藍圖和方案架構。

  白皮書建議,自然保護地應通過綜合數據獲取、網絡聯接、智能分析三方面建設,形成以ICT前沿技術為脈絡的頂層設計。

  首先,建立多維度生態感知,利用影像設備、無人機、傳感器及物聯網技術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的感知系統,將自然保護地的物理信息數字化,並主動監測及感知數據變化。其次,通過搭建多網絡融合通信,因地制宜,將不同通訊手段靈活組合,優勢互補,克服野外遮擋物和崎嶇地勢的限制,在兼顧經濟成本的同時實現從終端到智慧&&的高效互聯。然後依託高性能計算和雲計算承載的大數據、AI等技術進行海量數據分析與信息價值挖掘。最後在管理運營層面,引入科研人員、保育人員、游客等利益相關方參與生態保護的七個關鍵應用場景,即生態保護與修復、資源管理、科研監測、科普教育、游憩體驗、社區發展、管理與運行。

  當前各地都在提升自然保護地智慧化管理水平,由於信息化、數字化程度不同,發展情況各異,對於行業而言,基於現實的實踐經驗至關重要。此次白皮書由華為、中國林業科學院、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三方攜手發布,具有較強現實參考意義。它除了倡導統一基礎架構,打通數據外,還依據自然保護地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方案設計,把重點聚焦在智慧場景建設上,橫向打通包括生態保護與修復、資源管理、科研監測、科普教育等各大關鍵場景,有利於自然保護地具體工作的執行開展。

  “華為將全力發揮自身優勢,聯合更多生態夥伴,積極支持中國自然保護地智慧化建設”。華為中國戰略Marketing部品牌部部長周建國&&。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以數字化轉型整體帶動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變革。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縱深推進其建設,需要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找準關鍵場景,匯聚多方力量。建立健全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自然保護的長效機制,用科技賦能綠色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