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據《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關於開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徵集活動的通知》,經各省推薦和專家評議,確定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名單,共有91個典型案例入選。
這些案例在創新規劃、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打造特色服務空間,積極開展陣地服務,帶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充分利用互聯網及數字技術,吸引群眾積極參與;推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成果轉化,實現文化事業、文化産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具有典型示範效應。
為了加強典型案例的宣傳推廣,國家公共文化雲將推出系列典型案例,陸續對各個典型案例進行宣傳展示。
今天為您展示的是來自吉林省的2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典型案例。
吉林省龍井市
發掘民俗瑰寶 傳承百種之鄉
2021年,龍井市開山屯鎮(百種民俗文化)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百種,司百谷之種之神也。百種節又稱長工節或農夫節,是朝鮮族農民為了感恩神靈、祈求五穀豐登,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的傳統節日。內容包括祈豐祭、表彰農夫狀元、洗鋤宴、百種集市、農樂舞比賽等,是集祭祀神靈、歌舞競技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節慶活動,涵蓋了民間信仰、音樂舞蹈、衣食住行、集市交易等朝鮮族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
近年來,龍井市以打造極具民族特色的精品邊陲小城、建設中國朝鮮族思源聖地為目標,大力推行“朝鮮族百種節”品牌化戰略,不斷提升文旅産業管理創新能力、旅游接待能力和宣傳推介促銷能力。
吉林省柳河縣
筆繪書鄉 墨潤柳河
柳河縣於2010年5月24日成功申創為東北三省首家、吉林省唯一一家中國書法之鄉,書法藝術成為城市文化內涵的靈魂,多次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吉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21年,柳河縣人民政府(書法)被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為2021-2023年度“吉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從2003年開始,柳河縣政府着眼傳承民族文化,相繼制定下發了一系列鼓勵,支持書法事業發展的相關文件,&&了《中小學普及推廣書法教育方案》,組織專業人員編撰“寫字”地方課程,配備專業教師,加強專業培訓,制定評估細則與評價方法,全面啟動書法教育工程。書法文化已經滲透到柳河縣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通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三仙夾等各個旅游景區內,採取摩崖石刻、碑廊碑林等形式,提高了旅游景區的吸引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