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返現”的垃圾桶、小區巡檢機器狗、從太空監控地下管線的遙感衛星……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市城市管理委搭建&&,設置能源保障、管線感知、城市照明、環境衞生四個主題板塊,集中突出展示高科技和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領域內的經驗探索和具體應用。
工作人員展示智能回收機應用。記者 張楠攝
工作人員展示燃氣巡檢智能機器狗。記者 張楠攝
智能回收機:扔垃圾也能賺錢了
掃碼開門、投遞廢品、收益到賬……扔垃圾也能賺錢了。服貿會現場,19&現場收集各類可回收物的智能回收機分佈在各展館入口、志願服務站和展館內部,吸引觀眾體驗。智能回收機運營方“愛回收”北京區域負責人蘇鴻坡介紹,智能回收機主要回收紙類、塑料、金屬和織物這4大類可回收物,回收機會按照0.6元每公斤加隨機紅包的形式進行結算,結算的錢直接轉到用戶微信錢包,實時到賬,非常方便。
目前,這樣的智能回收機在北京已經投放了2106&,日回收量達150噸,覆蓋10個區共960個小區,累計投遞次數達420萬次,累計投遞重量達1.1萬噸。“今年內,全市將投放智能回收機4000至5000&。”蘇鴻坡&&,根據統計,市民投入機器的70%都是舊衣、舊鞋、外賣餐盒、塑料泡沫箱等低值可回收物。
在“愛回收”搭建的展&內,墻壁上挂着雨傘、T恤、背包、飛盤等生活日用品。“愛回收”垃圾分類業務負責人倪春&&,這些物品都是利用可回收物“再造”的。居民投遞的可回收物,經過中轉站暫存後送到末端分揀中心,被精細分揀為80余個品類。可回收物從用戶端起,到中轉站,再由幹線運輸到分揀中心,全流程由中央管理系統進行管理,所有回收物包裹都有唯一識別碼,實現全鏈條數字化、可追溯。精細分揀完的産品銷售至下游資源化利用企業,實現市場化運作和收益最大化。
智能機器狗:“聞味”巡檢燃氣管線
除了展區內隨處可見的智能回收機,記者在服貿會現場看到,20余家與城市管理相關的行業企業攜帶各自的高科技産品集中亮相。
一會兒前進,一會兒後退,一會兒伸出爪子揮手賣萌……北京燃氣集團的展位上,後背上馱着伸縮機械臂的智能機器狗吸引了不少觀眾的注意。“這是我們專門為居民小區設計的燃氣巡檢智能機器狗,可24小時在小區內對燃氣安全進行循環巡視。”手持遙控器的工作人員介紹,機器狗只需要在小區內“遛”一圈,就能立刻記住全部巡檢路線和每個巡檢點。抵達巡檢點後,機器狗後背上馱着的機械臂會立刻張開,對燃氣管線進行自動檢查。比如,當對燃氣閘井進行檢查時,機器狗會首先對井蓋是否破損、偏移進行檢查,隨後會轉動機械臂掃描閘井上的氣孔,通過機械臂上安裝的激光甲烷遙測儀對燃氣是否泄漏進行檢測。一旦發現燃氣泄漏,還會自動發布預警信息並實時上報。“我們正在對機器狗進行系統更新,目前新一代産品已經具備防塵防水等功能,越障能力也大大增強。”工作人員&&,待測試成熟後,機器狗即可進入居民小區上崗工作。
遙感衛星:從太空守護地下管道安全
除了機器狗,對地下管線進行監測的還有遠在太空的多款遙感衛星。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上,擺放和懸挂着不同的遙感衛星模型。“這些衛星從太空拍攝影像,通過影像對比,對管道壓佔、輸電通道安全等情況進行監測。一旦發現異常,能夠自動向系統發送預警,提醒相關單位及時前往現場進行巡視。”工作人員&&,這是一種新型管線監測技術手段,呈現“太空-地上-地下”三位一體的城市生命線智慧監測體系。
此外,現場還集中展示了去年11月剛剛上線運行的全國首個“AI智慧焚燒”系統、虛擬電廠、無人駕駛環衛車等一系列新技術、新模式,打造城市道路清潔、垃圾焚燒、垃圾分類和再生循環新場景。(記者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