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適老化改造 老人最盼走平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23 09:44:07
來源:北京晚報

居家適老化改造 老人最盼走平道

字體:

  近日,記者收到一封求助信,90歲的賈瑞瑩老人因家中衛生間門口的臺階兩次摔倒。為了拆掉這個12釐米的臺階,老人盼了15年。調研顯示,北京約九成老人希望居家養老。4月2日,市發改委印發《關于加強設計服務推動居家適老化改造和産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市民政局也正就地方標準《老年人家居環境適老化改造服務規范》向市民徵集意見和建議。記者採訪發現,臺階給不少高齡老人帶來困擾,老人們説“我們最盼沒坡沒坎走平地”。

  ▶兩次摔倒

  一道臺階難住老人如廁

  記者收到的求助信是家住朝陽區安苑北裏5號樓的90歲老人賈瑞瑩輾轉遞送來的,反映其因家中衛生間門口的臺階兩次摔倒。賈瑞瑩老人在信中説,衛生間的臺階與地面的高度差為12釐米,每次上衛生間都得爬臺階,令其苦不堪言。賈瑞瑩老人退休前是一名中學教師,站了30年講臺,髕骨軟化,膝蓋無力。上個月,她進衛生間時仰面摔倒,後腦勺撞出了一個大包,“人老先老腿。我從75歲開始就漸漸感覺上臺階不方便,盼衛生間改造已經盼了15年,至今仍未如願。”

  老人的盼望曾有望實現。2016年3月,安苑北裏5號樓進行老舊小區改造,但在對衛生間進行適老化改造時,因有鄰居新裝修了房間,不同意改造,導致整棟居民樓東北側一列的戶型中,衛生間適老化改造均未進行。因為衛生間的臺階裏是管道,擅自改造可能會出現後期問題,老人難以自行改造。

  4月3日,記者來到安苑北裏5號樓老人家中。剛進門,正對面就是一間小衛生間,要進入衛生間需邁上一級臺階。老人在臺階前鋪了一塊腳墊。衛生間內,馬桶前方的墻壁上裝有一個扶手,但記者體驗了一下,因距離馬桶較遠,伸手扶用並不方便。“我們這個樓裏住的大多是老人,從1樓到25樓這一條線都有改造的需求,老人們進出衛生間都發愁這個臺階。”賈瑞瑩的兒子説。

  ▶街道回應

  再想辦法尋找解決之道

  4月17日,記者將賈瑞瑩老人的問題向亞運村街道安苑北裏社區居委會反映,一位工作人員稱其已知曉老人面臨的問題,“安苑北裏5號樓衛生間上下水管道如果從側排方式改成直排,就能去掉臺階,但這需要上下樓統一改造。之前舊改的時候,因為部分居民不同意,導致賈瑞瑩老人家所在的戶型整列都錯過了衛生間改造,現在單戶改造實施起來確實面臨較大難題,我們接下來會聯繫專業機構看看還有什麼解決辦法。”

 ▶專家建議

  “四通一平”對老人最重要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周燕珉認為,居家適老化改造講究“四通一平”。“四通”是指視線通、聲音通、路徑通和空氣通,“一平”即地面平。家裏有高度差的地方是老人最容易摔倒的地方,比如臺階、樓梯、陽臺或衛生間的門檻等。目前朝陽、西城及豐臺等區已推出居家適老化改造樣板間,這是一次有益探索和突破,能夠引導老人提早布局老年生活。

  全國勞動模范鮑鳳珍從事社區養老服務已20余年。結合工作經驗,鮑鳳珍提出,老人家庭應盡早進行適老化改造,“提高老人在家庭環境中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盡量別等到75歲以後再改,否則受精力的限制,改起來可能力不從心。”衛生間、廚房、臥室、客廳等區域,應鋪設防滑磚或防滑地膠,以避免老人滑倒。浴室內應配置淋浴椅,輔助老人洗澡。在居家環境中,臺階等存在高度差的地方是養老的一大安全隱患。相關數據顯示,摔傷是65歲以上老人傷害死亡的首因。在衛生間、廚房等用水區域,一要防滑,二要裝好扶手。

  針對居家適老化改造的資金來源問題,鮑鳳珍建議,相關部門可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改造,為有經濟困難的老人“托底”,如空巢、孤寡老人。對于有子女、經濟狀況較好的老人,可出臺政策提高老人及子女的改造意願,鼓勵居家養老環境盡早進行改造。 (記者 張淑玲)

【糾錯】 【責任編輯:高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