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小院長出美育新空間容-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06 09:02:26
來源:北京日報

胡同小院長出美育新空間容

字體:

  東城一批老院子、名人舊居、會館有了新內容

  胡同小院長出美育新空間

  南池子美術館美景如畫。 

  南池子美術館的展覽。

  法原博物館裏的木構件。

  城市裏一些不起眼的小眾藝術館、博物館,潛藏著豐富又雅致的審美趣味。

  步入前門大江胡同的法原博物館,上百件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建築精美木作,帶領觀者懷想老院子、舊木頭裏的鄉愁。

  法原博物館、槐軒、南池子美術館、青雲貳拾參藝術中心……伴隨城市更新,首都核心區東城的胡同裏,“長”出越來越多小而美、小而精的類博物館、藝術館。它們由老院子、名人舊居、會館等改造轉型而來,展示著古建木作、現當代書畫、世界手工家具等各類藝術精品。

  不同于傳統博物館,它們不求博、不求大,精致靈活、富于變化,興來而往、步行可達,成為市民遊客身邊觸手可及的美育新空間。

  小院裏有大美

  在前門東路大江胡同的牌樓對面,坐落著開館剛滿一年的法原博物館,面積不大,僅有約300平方米。步入館內,別有洞天,鬥拱、雀替、駝峰、隔扇等百余件傳統民間建築精品木構件琳瑯滿目,造型之豐富、雕工之精美,令人讚嘆。這些都是建築師、藝術家朱小地的個人收藏,來自山西、陜西、安徽、福建、浙江、廣東等地。

  “‘法原’取自清末營造大家姚承祖先生的《營造法原》,是向民間建築和營造工匠的致敬。”朱小地説。

  博物館所在的院子在明清時期是江西吉州會館和貴州會館。近年來,前門東地區對多處會館進行活化利用,將這裏打造成傳統建築主題的類博物館,觀眾可以賞木作、逛會館,感受建築之美,也可以在二層的咖啡廳、建築書房休閒看書,俯瞰前門青磚灰瓦,享受老城慢生活。

  “博物館就是要創造一種氛圍,讓人能夠回溯歷史,理解和欣賞逝去的世界。”朱小地説。

  胡同裏,這樣新建成的美育新空間還有很多,它們多以一進或兩進小院為主,面積不大,但千姿百態,小中見美。

  ——朝陽門SOHO旁的北竹桿胡同2號,是一座有著300年歷史的四合院,新紅學奠基人俞平伯一家在此居住多年。如今,這裏作為藝術文化空間——槐軒向公眾免費開放,可以欣賞不定期更新的展覽,也可以在晚風中夜遊名人舊居。

  ——北大紅樓西側的拾院,上百件藝術與家居作品散落在這個恒溫、恒濕、恒氧、恒靜和恒凈的綠色中式小院中,步入其中,移步易景,可以沉浸式逛展。

  ——報房胡同40號家居畫廊,集聚了全世界不同品牌的家居單品和有旅歐旅美等經歷的畫家畫作,每一件商品都有獨特設計,每一幅畫作都有獨家故事。

  豐富美育供給

  距離故宮東華門不到300米,南池子美術館剛一開業即成網紅。

  園中一泓池水,清澈如鏡,廊、軒、亭、榭環繞四周,夾岸有疊石、綠植、繁花,明朗清雅。後樓為展廳,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彭薇的作品《有故事的房間》正在展出,觀眾散落其間,駐足欣賞。

  “經濟發展水準越高,人們的文化需求缺口越大,審美趣味越豐富。”南池子美術館藝術總監文淵曾在國外生活多年,“在法國巴黎、日本京都、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等老街區裏,生長著很多小眾博物館、藝術館,它們和老建築相得益彰,又代表著這個地域最具特色的文化基因、人們的鄉愁情懷。北京的發展也到了這個階段,而胡同四合院是最好的空間載體。”

  雅致的園林風景是南池子美術館出圈的流量密碼,但絕不僅限于此。2021年,主理人雅行受委託,帶領一支平均年齡28歲的藝術家團隊,將園林景觀秀美的老院子改造為美術館,並引入民辦非盈利的運營模式。他們策劃的展覽主題豐富、方式靈活,可以滿足獨家、小眾的審美情趣。

  “和大博物館一樣,小眾博物館也承擔著陶冶情操、提升審美趣味、滋潤心靈的社會美育責任。而且,小眾藝術館、美術館也能體現一個城市的民間審美水準。”雅行説。但在國內,有影響力的民營美術館少之又少,南池子美術館的目標就是要打造一個能代表北京、代表中國的民營美術館品牌,豐富美育供給。

  2017年以來,伴隨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胡同裏一些空間騰退出來,圍繞首都核心區功能定位和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吸引、支援一批藝術文化類項目入駐。它們在胡同裏生根發芽,滋潤著人們的精神生活。

  “胡同變年輕了”

  “來來往往都是青年人,胡同都變年輕了。”夏日,前門三裏河流水潺潺,青雲胡同古色古香,住戶孫愫每天都帶著小女兒遛彎,家門口的美景,咖啡館、會館、藝術中心,讓一家人在文化之美中詩意棲居。

  三裏河是老北京城護城河的泄水河道,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被填埋。2016年8月,東城區啟動前門三裏河綠化景觀改造,胡同再現“水穿街巷”美景。

  有了水的靈秀,2018年,國內第一家雜志圖書館——“春風習習”落戶,三裏河畔看書、喝咖啡成為文藝范十足的社交方式;2021年,青雲胡同裏,擁有400多年歷史的顏料會館重修開放,每周都有精彩演出;今年3月,對梅蘭芳先生舊居等院落進行整合提升而來的青雲貳拾參藝術中心開放,非遺文化展、劇場派對、前衛藝術展、歐洲古董家具展等輪番上演,來打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將有歷史文化積淀的四合院改造為藝術中心,就是想延續老院子的文脈,讓老街區煥發新魅力。”青雲貳拾參藝術中心主理人沈雲説。

  法原博物館所在的前門東、槐軒所在的朝陽門、南池子美術館所在的東華門、拾院所在的景山地區、報房胡同40號家居畫廊所在的報房胡同……美育新空間的生長,不但讓一個院子、一個空間有了新活力,它們帶來的流量,讓所在街區被激活,老城走上了産業復興之路。

  英國現代建築派大師諾曼·福斯特曾説,“建築應該對城市環境起到一種積極的作用和社會影響,為其中的居民服務,並承載一部分城市記憶。”老建築是城市的瑰寶,小而精、小而美的美育新空間正在賦予其嶄新的生命力。

  胡同四合院,向美而生。

  記者手記 老城復興 有了新鮮血液

  胡同四合院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是北京城特有的建築符號,也是京味文化、古都文化的載體。

  人口老齡化、産業空心化、風貌遭破壞等問題,是老城發展必須提防的隱憂。

  近年來,伴隨新版城市總規的出臺,老城整體保護的步伐加快。東城區深入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街區更新、院落整理不斷深入。違建拆了,恢復風貌;綠化美化,打造更宜居宜業的環境。老城的魅力重新彰顯。

  伴隨各級政府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扶持,胡同裏一些騰退空間,吸引了一批美術館、藝術館、博物館等藝術文化類項目入駐,不但主理人團隊年輕化,植入的文化內容也更加青春時尚,老城的文脈在這裏得到延續。美育新空間的運營,也帶動著周邊街區實現業態升級。

  新老居民在這裏共生,新老文化在這裏交融,新興業態在這裏生長。

  老城煥發新活力,産業復興、文化復興正在路上。(李瑤)

【糾錯】 【責任編輯:聶靜】